中国千年史诗《格萨尔王》,该如何走进孩子们心中?

用一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记录一位传奇英雄的一生——这,就是“格萨尔王”。史诗内容丰富,包含藏族社会的经济、文化、民族交往、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是一部可以了解西藏社会的百科全书。

中国千年史诗《格萨尔王》,该如何走进孩子们心中?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6-05 18: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 王诗尧)用一部世界上最长的史诗,记录一位传奇英雄的一生——这,就是“格萨尔王”。这部“活史诗”由说唱艺人世代承袭,流传千年、影响深远。如今,这位英雄的故事被改编成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将走进千千万万孩子的心中。

《格萨尔王》与《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并称全球三大史诗。2006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格萨尔王》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代表了古代西藏文化的最高成就。

  《格萨尔王之磨炼》海报

《格萨尔王》是史诗,更是百科全书

《格萨尔王》史诗讲述的是格萨尔王从天界下凡岭国,成为黑发藏民之主,为救赎岭国芸芸众生戎马一生、四方伏魔、扶助弱小,完成使命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

格萨尔文化研究人员索朗扎西在直播《格萨尔王为何传唱千年而不绝》中告诉中新网记者,《格萨尔王》史诗主要有四大特点:

第一,它是一部活形态史诗,主要以口头文学形式在民间流转,并且内容和数目不断增长。

第二,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是其他史诗综合起来的几倍。

第三,史诗内容丰富,包含藏族社会的经济、文化、民族交往、意识形态、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是一部可以了解西藏社会的百科全书。

第四,史诗流传广泛,虽源于藏民族,但流转在西藏高原周边的9个民族、9个地区,及9个国家等等。

  导演路奇。受访者供图

《格萨尔王》传播范围极广,从西藏到内蒙,从青海到云南,从甘肃到四川都流传着它的故事。不仅如此,各地流传的版本也会略有差异。

面对内容丰富、版本众多的《格萨尔王》,改编成电影时将如何取舍?动画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的导演路奇在直播中表示,由于电影只有100分钟,时长有限,所以必须要作出一定的取舍。

他说:“我们严格秉承着尊重原著的精神,不能把所有的故事一一还原,最终在专家们的协助下,作出最佳取舍。”

  《格萨尔王之磨炼》在广州举行超前观影会。陈楚红 摄

如何让“格萨尔王”故事走进孩子心中?

电影《格萨尔王之磨炼》主要讲述的是,少年时期的雄狮国王格萨尔以大无畏的精神团结各部族共同抵抗魔族入侵,建立了新家园的一代传奇成长的故事。

唐卡是藏族传统艺术,用矿物质作为原料作画,颜色取自自然而更加贴近自然,形成了独有的颜色韵味,它的色彩之中既蕴含了藏族的文化,也是东方传统美学的代表之一。

导演路奇在远赴西藏考察的途中,接触到许多格萨尔王相关的“唐卡”,触动了他影视人的情怀,决定将这个故事搬上大银幕。

  《格萨尔王之磨炼》海报。片方供图

至于选择动画题材的原因,他强调:“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独特的画风”。近年来,国产动画涌现出大批优秀作品,例如《哪吒》《姜子牙》《大圣归来》等等,都是一种探索。

而唐卡复杂的线条、绚丽的色彩,正符合路奇追求的动画风格。所以,他大胆选择这个从传统文化中传承而来的艺术形式,并深信它将会成为影片独特的“法宝”。

如何更好地让“格萨尔王”故事走进孩子们的心中?路奇认为,格萨尔王传承了千年,他拥有坚韧不拔、惩恶扬善的优秀品质,中国少年应该知道他的宝贵之处。

虽然路奇已然年近七旬,但他仍希望在有生之年继续把“格萨尔王”的故事拍下去,将他的精神一代代传递下去。(完)

(王诗尧)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