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疫情下2022年北京高考点:正在做充分准备

“我们想告诉考生和家长,北京今年的高考正在做最充分的准备。6月1日,记者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看到已经摆放完成的室内候考区,考生可以在这里放松心情。

直击疫情下2022年北京高考点:正在做充分准备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2-06-02 20: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6月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我们想告诉考生和家长,北京今年的高考正在做最充分的准备。”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今天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说。

  6月1日,记者来到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摄)

6月1日,放置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外的引导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摄)

2022年北京市高考将于6月7日至10日进行,届时北京5.4万名考生将走进考场。疫情使得北京今年高考面临一些新的困难,那么北京的高考准备得如何了?考生们能否顺利安全地参加考试?带着这样的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到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进行了探访。

6月1日,记者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看到为考生准备好的遮阳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摄)

候考区循环播放有利于考生放松的背景音乐

有了前面两年疫情下高考的经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东直门中学考点看到,引导指示标牌、门口测温设施、临时隔离点、备用考场等设置都非常合理清晰,考生按照指示可以非常方便地进入考场。

6月1日,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内的考生指引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摄)

据了解,今年最多将有7个中学的390名考生会在东直门中学考点参加高考,考点共设13个考场,以及3个备用考场。为了更好地服务高考,“我们精心筛选了有经验且责任心强的业务能力核心骨干作为考务人员,”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校长熊劲说。目前东直门中学考点共有约150名考务人员,考务人员的数量是往年的两倍。

6月1日,设置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内的服务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考场所在楼道内看到了多个服务台,熊劲介绍,服务台除了配有消杀用品之外,考生遇到困难也可以及时在这里得到帮助。

按照北京市的要求,今年高考各科目开考前,考生可以提前35分钟(语文科目为考前40分钟)持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

6月1日,记者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看到已经摆放完成的室内候考区,考生可以在这里放松心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摄)

“在候考区域,我们的心理老师从专业的角度,选取了舒缓的,有利于放松心情的大场景的图片和音乐播放,让考生们一进入这个环境中,心就能立刻静下来,让考生能够安心舒心地走进考场。”熊劲说。

据了解,为了保证高考顺利进行,近日,北京市区两级教工委、教委和考试院、考试中心都在进行多轮反复检查和演练。

6月1日,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内,工作人员还在工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摄)

同时,东城区也为在封管控考点考生的生活安排上做了细致的准备,比如,给每个考生配备爱心包,里面有考试用品、防疫用品、包括一些小零食等。在餐饮方面,食材、菜谱经过严格审核,确保安全,针对学生特点用心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个性化选择,保证孩子吃得舒心。在考务人员的配置上,从全区征调优秀班主任、心理老师、体育老师等进驻封管控考点,比如专门选调体育老师,引导学生在考试之余适度锻炼,放松身心。

6月1日,记者在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内看到设置好的临时隔离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摄)

6月2日非涉疫高三考生可自由选择返校

此前,北京市教委提出,从6月2日起,北京市非涉疫高三学生可以返校。

李奕介绍,北京市对非涉疫高三考生返校并没有做强制规定,学生返校时间的长短、返校的形式都可以由各区县、学校及考生家长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6月1日,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内的考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摄)

为应对6月2日的高三学生返校,东城区已经启动了返校工作预案,并落实了返校防疫要求,对校园环境进行排查,也对学生情况进行摸排,确保返校工作稳步实施。

而对于那些因疫情无法返校的学生,东城区强调要做好点对点的人文关怀,确保这些考生能在线上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实现“一生一策一生一师”一对一、点对点沟通。同时,各学校也都派出了优秀的心理教师、班主任参与了学生的心理辅导。

(樊未晨)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