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十年间 |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素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已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

践行嘱托十年间 | “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2022-06-02 18: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原标题: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好稳住大国粮仓“压舱石” (践行嘱托十年间)

素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已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持续打造中华大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在肩。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在建三江七星农场,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见到的七星农场水稻种植户张景会说:“过去只知道种地,这几年越来越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随着种植技术提升,我家350亩地亩产提高了100来斤,收入也高了。”

在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牢记总书记嘱托,黑龙江省加力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建设,推进规模化、数字化、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黑土地正在“绿”起来、“肥”起来、“厚”起来。从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到探索秸秆翻埋还田、秸秆粉碎还田、秸秆覆盖免耕;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到颁布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黑龙江省多措并举加强保护,目前全省耕地质量等级高出东北黑土区0.13个等级,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2018年以来,我们开展了20余项农业创新示范推广项目,累计产粮517.7亿斤,相当于给每个中国人提供了37斤粮。”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于家傲说。

“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产粮大省也是用种大省。突出种业自主创新,推广优良品种应用,黑龙江省发力为打赢种业翻身仗展现担当作为。

“去年试种‘龙垦2021’,品质优、产量高,亩产1200斤以上,今年450亩地全种上了这个新品种!”七星农场种植户唐金宝说,“龙垦2021”出自北大荒垦丰种业公司水稻研究院。

该院院长徐希德介绍,“龙垦2021”等优质香稻新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早熟、长粒、优质水稻品种的空白。目前,垦丰种业构建起流水线、程序化运行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形成了年参试品种近400个、年审定自主知识产权品种近30个的育种研发能力。

截至2021年底,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播种面积占比接近90%,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45%。

智能育种、卫星导航、农情监测……广袤的黑土地上,智能农业技术正在拓展应用,黑龙江省已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2021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夺得“十八连丰”。今年,将确保全省粮食总产稳定在1500亿斤以上。

记者:方圆、刘梦丹;视频制作:赵鹏、安博文、陈相如

(本报记者 方 圆 刘梦丹)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