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

习近平: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这段话出自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每日一习话】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

来源:央广网 2022-06-02 15: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习近平: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

这段话出自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脱贫攻坚征程上,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精准扶贫,调动全社会各方面力量,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增强自我持续发展能力,最大程度地激发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要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有的贫困群众通过学习培训,变成了技能高手,有了固定收入;有的贫困家庭通过生态扶贫模式,把资源变成资产,从农民变成股东,有了更多的致富渠道;有的贫困家庭子女通过接受教育,在改变自己命运的同时彻底斩断了家庭的“穷根”……

通过激励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上追求,许多贫困群众逐渐摆脱了“等、靠、要”思想,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他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主体意识愈发强烈,情感和行动上越发变得积极主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在全社会各方面、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创造了每年减少1000万贫困人口的奇迹,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关键靠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为重要。要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就要充分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放在第一位置,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把产业兴旺作为基础性关键任务,切实保障农民就业和收入,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强做大乡村各项产业,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创造美好幸福新生活。

本期特约专家:王永祥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