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茶膳房话三节——历史上的端午节礼

2022-05-31 09: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御茶膳房】自历史上建立王朝以来,就作为帝王的后厨房存在,只是一直因时代不同、规制不同而叫法不同。其真正正式建立于明代之时,又于清代之时逐步完善,落于故宫东箭亭侧

【端午节】被视为中国几大传统节日之一,同【御茶膳房】相同,也于明清两代发展至成熟。

清《十二月月令图》(五月)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今【御茶膳房】下设“节令礼食造办处”,与大家一同解析明清时代的端午习俗

习俗一 · 食粽

端午必食粽子,于西晋端午被指为节日食品,至明代出现南咸北甜的角粽。清宫中,端阳时节,唯食粽子,称为“粽席”,按份例递减;又制四角枕粽设“粽供”,保天下“四季平安、高枕无忧”;另有“射粽”游戏,凡射中宫人,便可受君王同款礼粽及节礼为赏,更有“亲教宫娥群角粽,金盘射得许先尝”的佳作。

御茶膳房【宫份粽·从】端午礼粽

习俗二 · 饮雄黄

端午饮药酒驱散毒虫,辟邪求平安。明清主饮菖蒲酒和雄黄酒,菖蒲酒可通血脉、雄黄酒可药用又可护屋。宫中多饮雄黄酒,用具也颇为精湛,常用沉香、犀角等名贵材料,杯身则雕各种典故轶事,清雅脱俗。

御茶膳房【地方篮·正】端阳礼粽

习俗三 · 浴兰

端阳时节可采百草,选兰草入浴,风靡于宋代,更有苏轼作“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明清之时,又加兰草、艾蒿、桃叶、菖蒲等,热水沐浴,以期驱邪保健。

御茶膳房【繁花似锦·从】端阳礼粽

习俗四 · 菖蒲

先民常用菖蒲制蒲剑、蒲人、蒲鞋,最初有悬挂蒲剑,蒲叶外形尖直,形似宝剑。明清时以蒲鞋最为流行,后现每逢端午京城中,每逢端午,无论贵贱,人人均是一双蒲鞋

御茶膳房【地方篮·协】端阳礼粽

习俗五 · 艾蒿

艾蒿同蒲草为良好中药材,五月艾蒿成熟,端午时节先民常用艾蒿泡水洗脸,以求祛灾。明清时,端午节佩戴艾虎的习俗更为流行,以求辟邪祟、吞鬼怪;更有同治皇帝幼年时便曾扮成老虎,以求茁壮成长。

御茶膳房【沧浪之水·高】端阳礼粽

习俗六 · 配五毒

明清时期,端午节佩戴“五毒”香囊流行一时,装艾叶、雄黄,以求平安度端午。“五毒”指蝎子、蛤蟆、蛇、蜘蛛、蜥蜴,先民认为这五种生物均为剧毒之物。清宫除香囊外,多用防暑药材制成“锭子药”,于端午前大量赶制,赐给宫人、臣下佩戴,平日里以五毒、钟馗等包装为外饰,必要时可作药品使用。

  御茶膳房【龙腾四海·正】端阳礼粽

今【御茶膳房】延习中华礼食文化,开设“节令礼食造办处”,专为您制备端午、中秋、新年三大中华传统节日的礼食。端阳将至,御茶膳房邀您一同品粽礼,探讨您所知道的端午习俗!

注意:

部分商品已售罄!

端午节即将到来,您的端午粽礼是否已经选好了呐?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