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前交通部长翁诗杰:RCEP将为东盟创造更高的GDP增长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前交通部长翁诗杰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RCEP协调了原产地规则的规定,并建立了一套单一的区域内容规则,这将有效地为中间产品创造一个单一的市场,促进整个地区供应链的建立,将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GDP增长和更快的减贫。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前交通部长翁诗杰:RCEP将为东盟创造更高的GDP增长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5-29 15: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5月29日电 今天,第二届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前交通部长翁诗杰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表示,RCEP协调了原产地规则的规定,并建立了一套单一的区域内容规则,这将有效地为中间产品创造一个单一的市场,促进整个地区供应链的建立,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GDP增长和更快的减贫。

以下为致辞的主要内容:

在后新冠疫情时代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随着反全球化的不断加剧,RCEP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一个由约30%的世界人口和三分之一的全球GDP贡献组成的巨大市场终于开放了。

许多国际经济分析似乎对RCEP的预测持乐观态度。在2020年11月15日RCEP签署之前,总部位于美国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布了一项估计,预计到2030年,该协议将为世界出口增加5000亿美元。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东北亚三国被视为主要受益者,预计中国出口将增加2480亿美元,日本将增加1280亿美元,韩国将增加630亿美元。而日本国际事务研究所(Jap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另一项研究表明,韩国的经济贡献可能最大,RCEP为其实际GDP增加6.5%,而日本和中国分别为5.0%和4.6%。

然而,所有这些都是拜登政府推出“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之前的乐观预测。与RCEP相反,《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是美国领导的倡议,所有规则和标准都由华盛顿单方面制定。由于没有得到国会的批准,该协议与传统的贸易协议不同。在《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中,人们期待已久的关税削减和对美国的市场准入根本就看不到。

尽管如此,其与RCEP的高度重叠成员并非巧合。在《印太经济框架》的13个创始成员国中,只有美国和印度没有加入RCEP。

这对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是有利还是不利?IPEF仅仅是RCEP的一个伙伴,还是被指定为RCEP的对手?这仍有待观察。但现实是,RCEP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的作用不需要重复。

尽管这项新的协议在许多方面受到了各方的微观审查,但RCEP怀疑论者迅速对该贸易协议所谓的未能造福东盟发展中经济体进行了诽谤。他们似乎忽视了一个事实,即RCEP协调了原产地规则的规定,并建立了一套单一的区域内容规则。这将有效地为中间产品创造一个单一的市场,促进整个地区供应链的建立。从这个角度来看,东盟的发展中经济体无疑将受益最多。

根据统一原产地规则的规定,只要出口货物中有足够比例来自区域内15个成员国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国的投入品,就可以享受关税豁免。这将降低这些国家的跨国公司供应链的生产成本,同时有助于加强和深化区域工业供应链的弹性。

总而言之,这将为该地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GDP增长和更快的减贫。这对东盟至关重要,推动经济增长以推动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仍然是其议程的核心。

尽管如此,反对者可能仍会对RCEP是否承诺满足发达经济体制定的劳动力、环境和无补贴要求的明确标准表示怀疑。

尽管如此,RCEP仍然有利于本区域发展,优先考虑需要弥合发达和欠发达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发展差距。RCEP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得到了应有的重视。RCEP中的欠发达经济体,如老挝、缅甸和柬埔寨,在执行RCEP协议方面享有额外的灵活性,并享有差别待遇。

从东盟的角度来看,它在RCEP中的中心地位从来都不是问题。RCEP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归根结底,重要的仍然是东盟人民的生计和福祉。

第二届RCEP区域发展媒体智库论坛由海南省委宣传部、中国日报社、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承办,旨在推动开放合作、发展共赢,共建全球最大自贸区,携手开创RCEP经济合作新篇章。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