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明20年,中大教授与同事共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富明慧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要学会容忍挫折,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考验。

失明20年,中大教授与同事共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来源: chinadaily.com.cn
2022-05-26 14: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26日电 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十分钟,我们就在南校园的一栋小楼里见到了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富明慧教授。他穿着得体的西装,在助理的引导下,迈着稳健的步子走到我们面前。

访谈中,富明慧笑着,谦和中带了点腼腆,从容淡定的模样让我们完全想象不出他已经失明了20年。就在最近,他与同事胡玲玲教授共同完成的"拉胀材料的力学行为机理与增强机制"项目荣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

"我享受追寻答案的过程"

"拉胀材料是一种力学超材料,性能比较反常,自然界中非常稀有。常规的材料经过拉伸会变细,但这种材料会变宽,横向膨胀,正因为如此被称为拉胀材料。"谈及项目成果,富明慧立马变得健谈起来。

"由人工通过几何上的微结构设计的拉胀材料,不仅有反常的形变特点,在微观机理上也有不同。"胡玲玲与富明慧研究发现力学上用于描述普通材料的连续介质理论在描述和预测拉胀材料的行为时存在一定局限,于是他们深入探索,阐明了拉胀材料与连续介质的物性差异,发展了考虑胞元坍塌效应和变形机制转换的细观大变形理论,提出了拉胀材料的宏-细观本构关系。

与其他事物一样,拉胀材料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它的形变特点使其能够提升防护结构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机械工程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你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有物体冲过来,拉胀材料就被压缩,两侧也同步收缩,相当于把周围的物质聚拢过来抵抗冲击。"但是,拉胀材料普遍强度低、刚度小,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于是,胡玲玲与富明慧加强了研究,提出了组合增强机制以解决拉胀材料强度低、刚度小的问题。

胡玲玲与富明慧的成果受到包括多国院士在内的著名学者的高度评价和大篇幅引用。"大家对我们这些工作的评价都还挺不错,我更多的是享受这个追寻答案的过程。"富明慧简单地总结道,没有欣喜若狂,没有骄傲。

富明慧说他醉心科研的原因是他的"两颗心",一是好奇心,二是好胜心。他从小就爱探索自然规律,喜欢问为什么,自然而然就走上了科研的道路。后来视力逐渐变弱,他反而加倍努力,"盲人也可以做大事"。

富明慧从事的主要是基础理论研究,最开始主要关注常规材料。大约8年前,同事胡玲玲偶然与他谈起拉胀材料,新奇的特性一下就吸引了富明慧,二人一拍即合,随即展开了合作。

"我主要是负责建模、推导公式,胡玲玲教授对于国际动态、前沿研究更了解,在把握研究方向、凝练科学问题和论文写作等方面承担了更多工作。"富明慧说。

"富老师有很好的力学功底,尤其擅长静态弹性理论,这与我所擅长的动态塑性和大变形理论形成了互补,这些年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谈到跟富明慧的合作,胡玲玲说。

两人各自发挥所长,在无数次讨论中启发和促进彼此的工作,"我们是1+1>2"。如今,富明慧与胡玲玲已合作发表了10多篇论文,并一起培硕博研究生。

拉胀材料并不是富明慧关注的唯一一种力学超材料,他目前在负热膨胀材料也有所研究。"航空航天学院新增了很多设备,有了更先进的试验条件,我们可以开展的工作范围就更大了。"富明慧对未来的科研工作充满了期待。

"我曾担心这会不会是我最后一堂课"

除了科研,多年来,富明慧也坚守在教学一线。

1997年,从清华大学博士后出站的富明慧来到中大工作,彼时他的视力已非常微弱,只剩小孔大小的可视范围。微弱的视力给教学带来了重重阻碍。"我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课本上的一两个字,一整个下午连半页纸都翻不过去。"

除了要花费大量时间熟悉课本,富明慧还要一遍遍地反复排练讲课,保证不会出错。"我曾经经常担心这会不会是我最后一堂课,让盲人给大学生上课毕竟是有风险的,学校很有担当,而我很幸运,一直在自己心爱的讲台上。"

2001年,富明慧基本失明。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书写串行、重叠问题,富明慧和学生们一起设计了"三把尺子"辅助自己书写。后来,随着逐渐熟练,只用两块磁铁进行定位,就可在黑板上板书。

他的努力没有白费,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学生对我的课评价挺好,说我上课条理清晰,就是板书写得不好。"富明慧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后来,课件教学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板书,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好的听课体验,富老师提前制作好课件,并且将课件同步制作成"摸得见"的盲文教案,在课堂上根据盲文的提示,条理清晰地讲述课件内容。

课外,富明慧与学生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走进富明慧的办公室,我们见到墙上有一张明信片,是他一位学生从斯坦福大学寄来的新春贺卡,上边写着"没有富老师您对我的指导和帮助,如今的我是不可能在这所世界一流大学里继续深造的。"

"我曾指导他在本科期间发了两篇论文。"富明慧介绍道。无论是对待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富明慧都非常用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成长。

富明慧的电脑屏幕是背对着自己,面向学生的。"通常就是学生坐在对面用电脑,我也可以输入一些内容。"说着,富明慧还为我们简单展示了一下。

由于视力不好,富明慧培养研究生的方式非常独特。学生将文献读给他听,他则将其中的关键点、精华解释给学生。在这种互动中,师生共同进步。

"这种相处方式确实很特别,比自己读文献有用多了。富老师会把我不留意的细节点出来,加深了我的理解。"富明慧的学生黄靖翔如此评价。

2018年,黄靖翔在师兄的推荐下选择跟随富明慧读硕士研究生。经过富明慧的悉心指导,他收获良多,决心继续攻读博士。

"富老师很严格,他清楚地记得我们每位学生课题的进展,经常常督促学习并随时解答疑问。有时候我们组会汇报没准备好,想马虎一下,但他可不会让我们轻易划到下一页,他会追着问的。"黄靖翔风趣地说,话里满满的都是对富明慧的感激和尊敬。

"经历过大风大浪,其他就不再可怕"

"虽然富老师双目失明,但一直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我被富老师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胡玲玲说道。

但富明慧并不总是坚强从容的。"知道自己即将失明但还未失明的那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时候。"

让富明慧失去视力的是一种叫做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疾病,它会让人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失去视力,最终失明。富明慧发病较早,小学初中时期视力就明显不如同龄人。等到前往莫斯科读博士时,他已经几近失明。

"那会儿压力很大,我怕我找不到工作。"富明慧坦承,会害怕不被接纳。"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欧拉、庞特里亚金就是我的精神支柱,他们都是盲人科学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尤其是欧拉,他也是后天失明,但成为了知名数学家。"在他们的激励下,富明慧在焦虑中慢慢树立了信心,坚定了前进的步伐。

在努力的过程中,富明慧超越了自己。因为眼睛容易疲劳,他为了减少用眼,常通过回想来消化知识,锻炼出了强大的思维能力。随着病情的发展,他大脑建模运算的能力越来越强。

"等我完全失明时,反而坦然了,我闭上眼,看过的内容都已经全在脑海里了。"能力的提升给了富明慧更多的自信,他开始用更加开朗的态度来直面挫折。

"我很幸运,每次想要放弃时,总能找到希望。"富明慧说道。1995年,他在清华做博士后时,电脑普及不久,暂时只有拼音输入法,他因为看不清常常打错字。沮丧之时,同事给他介绍了五笔输入法,"我用了一周背字根,然后就可以实现盲打了"。后来读屏软件的出现让他更能方便地使用电脑,处理日常工作。

"现在的学生压力很大,大家应该对生活宽容一点,别被压力击垮,这件事不成,还有下一件,没有过不去的坎。"富明慧希望能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所有人,要学会容忍挫折,正确对待生活中的考验。

历经磨难后,富明慧深刻懂得失明带来的困扰,他一直在积极帮助盲人群体。作为国家残联副主席、广东省盲协主席,曾担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富明慧提出了降低盲人按摩开店的门槛、扩大残疾人免费乘车范围、提高盲人参加高考机会等提案,其中不少已经落实。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介绍自己发明的半方盲码汉字输入法时,富明慧在手机上输入了这样一句话。在富明慧身上正是如此,已不见风浪,只有历经磨难后的沉稳与豁达。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