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区开花调:好日子歌里过

太行山区开花调:好日子歌里过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2-05-25 09: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孕育滋养的开花调,以淳朴、原生态的唱腔,唱出了太行山区人的喜怒哀乐。时代变迁,唱词更新,不变的是,人们对“好日子歌里过”不曾止步的追求。

“山圪梁梁开花地生金,黄澄澄的小米富了人……”23日,山西省武乡县群众艺术馆,开花调艺人王买军与房素芬搭档排练新编唱曲。38岁的王买军唱开花调已有20多年,他说,“从小听着妈妈的开花调长大。”

开花调风行于太行山区武乡、左权、襄垣、沁县等地,因唱词以“开花”为比兴,故名。其比兴广泛,花草树木、衣食起居、五谷杂粮等,均可“开花”起兴作比。

如“山药蛋开花,结圪蛋、圪蛋亲”“油灯灯开花一点明,小酒盅挖米不嫌你穷”等,唱词多用“圪梁”“圪蛋”等方言词汇,耳熟能详,地域艺术特色鲜明。

“开花调起源于何时,已无文献可考,据流传的几首开花调唱词,‘葵花开花顶顶黄,穷人们都向李闯王’‘核桃树开花半夜开,李闯王替咱打老财’等推断,明代或更早时期已在传唱。”武乡县群众艺术馆馆长李星光介绍。

一曲曲开花调,融入太行山的“山圪梁梁”。在武乡,男女老幼都能以开花调哼唱出即兴唱词。劳作时唱,纾解心情时唱,年轻男女谈情说爱时唱,每逢年节、吉庆、红白事等各种活动,更少不了开花调的助兴。


心情愉悦,曲调是欢快的;生活艰辛,曲调是低沉的;干劲十足,曲调是激昂的……吟唱的是心声,反映的是生活。李星光说,开花调是劳动人民的心声表达,在武乡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留下深刻烙印,是研究武乡风土人情、社会变迁一个很好的载体。

“男人担一担,女人挎一篮,今天逃难往出走,甚时往回返”唱出了困难时期逃难讨生活的哀婉悲伤;“你在那圪梁俺在沟,想和俺拉话哥哥呀招招手”唱出了青年男女的爱恋……抗日战争时期,开花调进入繁荣时期,《当不了英雄别登门》《送情报》等唱响太行山,成为宣传动员民众抗日救国的利器。

进入新时代,开花调与时俱进,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等创新曲目应时而生。李星光介绍,原生态的开花调不用舞蹈、乐器,没有专人作词、作曲。发展至今,曲调、唱法、伴奏等均有改变。

如今,开花调的演出场所从田间地头走向舞台,在武乡,房素芬、王买军等一批民间艺人成长起来。房素芬说,“唱了三四十年的开花调,我喜欢唱,人们喜欢听,生活有乐趣,还有收益。”

“向日葵花儿朝阳开,摆脱贫困咱老百姓富起来”“芝麻开花节节高,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好”……舞台上,王买军与房素芬浑厚高亢、极具穿透力的歌声传来。(高瑞峰)

【责任编辑:程尔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