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邮政快递业加速恢复,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助力?

随着两批次复工复产“白名单”先后发布,上海市邮政快递企业正加速恢复。”  申通快递有限公司税务管理部负责人顾逸辰表示,优化了退税流程,降低了退税门槛,以物流快递行业为代表的企业正获益于税收优惠政策。

上海市邮政快递业加速恢复,哪些税收优惠政策助力?

2022-05-22 21: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两批次复工复产“白名单”先后发布,上海市邮政快递企业正加速恢复。受当前疫情形势 及上游平台、干线运输和末端网点恢复情况不一等多重因素影响,作为在城市保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邮政快递企业的复工复产还存在一定“堵点”。目前行业恢复情况如何?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如何助力?

  上海市邮政快递行业加快复工

企业成立专班+税费扶持政策共同保障

邮政快递行业在保障民生畅通和供应链稳定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邮政快递业复工复产环环相扣,人、车和场地各要素之间需要顺畅衔接,其关键点在于基层网点恢复运转问题。韵达集团副总裁谢万涛介绍,公司成立了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正从申请通行证和加强闭环消杀等方面入手开展复工复产工作。

谢万涛表示:“比如我们的转运中心都实行闭环管理,干线过来的车辆都实行进出厂区全面消杀,快递物品也严格做到物品六面消杀,我们对经营的一些网点,严格遵守当地政府和社区的相关规定,对符合条件的隔离在非(疫情)区域的一些快递小哥,我们提出(通行证)等申请,来确保居民的生活物资流动保持畅通。”

3月以来,多家上海快递企业均面临一定资金压力。在多家快递行业总部集聚的上海市青浦区,税务部门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落地,为快递行业纾困解难。

谢万涛介绍:“(税务部门)帮助非常大,也很及时,在疫情刚刚暴发时,我们就收到了关于留抵退税操作细则的通知,(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将留抵退税金额注入到了我们的账户,为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资金保障上提供了极大支持。”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

377.6亿元退至4.7万户纳税人账户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今年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一大亮点。上海市青浦区税务局副局长田德松介绍,截至目前,青浦区共有124户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享受留抵退税政策,其中快递企业8户,有效保障了物资运输和配送工作,确保供应链“不掉线”。

田德松说:“青浦区税务局成立了‘快递行业税惠服务专班’,采取‘办税服务厅主动发起、管理所值守人员现场审核、业务科室跟踪指导、核算部门快速对接国库’的方式,为快递企业实现‘无障碍’退税。”

申通快递有限公司税务管理部负责人顾逸辰表示,优化了退税流程,降低了退税门槛,以物流快递行业为代表的企业正获益于税收优惠政策。

顾逸辰认为:“增值税的退税力度变大了,退税的条件降低了,原来说只退增量的部分,现在是增量存量一起退,都是百分之百退。各个部门效率跟速度都比较快,原来可能退税要提交非常多资料,目前为了帮助企业尽快复工,所以各种退税很快就能到账。”

为尽快释放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近期财政部、税务总局连续发布公告,进一步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在4月底和6月底前集中退还微型企业、小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的基础上,将六大行业中型企业的存量留抵退税由此前的7月开始申请提前至5月,将大型企业的存量留抵退税由此前的10月开始申请提前至6月。从4月1日至5月15日,上海市已有377.6亿元留抵退税款退至4.7万户纳税人账户。

  上海快递业务量逐渐恢复

两批次“白名单”涵盖主要大型邮政快递物流企业

上海市汇集了5家大型快递企业总部。近日已发布的上海市邮政快递业第一、二批复工复产“白名单”企业中,涵盖了国内外主要大型邮政快递物流企业。5月19日,上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冯力虎在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自启动复工复产以来,各寄递企业积极对接1000多家已复工复产企业。截至5月18日,已有20个主要分拨处理中心恢复了运营,还有8个分拨处理中心将于近日投入运营。

韵达集团副总裁谢万涛介绍,以公司为例,与3月初相比,目前其全国业务量已恢复至九成以上,上海市相关快递业务量恢复至四成左右,上海快递行业正在严格遵守各项防疫制度的前提下加速恢复。

谢万涛介绍:“从我们全国(业务量)来看,我们大概现在的产能接近恢复到3月初的90%以上了,但是上海地区相对来说,比例要比较低一点。上海地区目前主要是做保畅保供这方面的工作,进入5月份之后,随着上海疫情相对缓和,我们也陆续开通了一些干线的运输流转路径,目前上海整体的业务量的恢复大约接近4成以上了,现在每天都在有序增加。”

(总台记者 李行健 周洪)

(编辑 李瑞)

(李行健 周洪)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