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这场边会上,宁夏宝丰“农光一体化”创新项目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荒漠化治理的典型案例

联合国这场边会上,宁夏宝丰“农光一体化”创新项目成为中国企业参与荒漠化治理的典型案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5-19 19: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6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UNCCD COP15)“光伏赋能土地与人民:从贫乏到繁荣”边会在科特迪瓦阿比让举行。

本次大会聚焦土地荒漠化问题,为地球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大会现场,宁夏宝丰集团“农光一体化”创新项目作为中国企业参与荒漠化治理的典型案例向来自世界各国的代表进行了展示。

将碳中和与荒漠治理协同发展,宁夏宝丰集团“农光一体化”创新项目成为人类合理改造利用荒漠的生动范例,为世界提供了创新的荒漠化治理和气候变化应对方案。

在宁夏银川市黄河东岸、毛乌素沙漠边缘,2013年起,宁夏宝丰集团对这里的16万亩荒漠化土地实施可持续生态修复,通过在平整好的土地上种植苜蓿改良土壤,同时完善灌溉基础设施,将黄河水引至田间地头。整体条件改善后,因地制宜种植枸杞、苜蓿、经济林、中草药等经济作物,总面积超过1万亩。经可持续生态治理,该区域植被覆盖率从不到30%提高到85.1%,昔日荒漠变绿洲。2015年,宁夏宝丰集团依托当地丰富的光照资源,在完成生态治理的土地上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单晶硅智能光伏电站,总装机量1GW,占地面积3万亩,开辟了“下方生态治理、上方光伏发电”的“农光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

据悉,宁夏宝丰集团建成的光伏电站应用智能追光技术,发电量较传统光伏提高20%,每年绿电发电量17亿度,可节约标准煤55.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9.3万吨,相当于种植9000万棵树,同时光伏板有遮光保墒作用,减少了70%的水分蒸发量,进一步促进了生态修复,显著改善区域气候。

这一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对荒漠化土地的有效治理和高效利用,也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帮助农民学习技术,转变为产业工人,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整个项目园区每年的光伏组件清洁、田间管理养护等工作,可为当地创造劳务用工机会达10万人次,平均为每个农户增加年收入4万多元。

在中国,越来越多优秀的企业正积极参与到荒漠治理中来,他们正在以创新的模式,让茫茫荒漠焕发勃勃生机。如今,随着全球光伏度电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宁夏宝丰“农光一体化”项目为代表的“光伏+荒漠治理+农业种植”模式方兴未艾,是中国为全球荒漠化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的又一可行方案。(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