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远航,加速5GtoB高质量规模发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5-19 11:36
2022-05-19 11: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月17日是“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在今年举办的2022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华为中国区5G创新部部长王法线上发表了主题演讲《扬帆远航,加速5GtoB高质量规模发展》,对5G行业应用发展的理解、探索、实践和落地做了总结。

他认为历经三年多的发展,5G行业应用硕果累累,2021年以来更是呈现出了高质量、规模发展两大特征。其中,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了“四大纵深“,即:

场景纵深5G已经真正从外围应用进入到企业的价值场景和核心生产流程。在钢铁、港口等行业,5G远控得到了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1000多台设备已完成5G远控改造,并实现了7*24小时在网运行。

规模纵深:不仅是5G网络建设,5G应用终端也呈现规模落地的趋势。内蒙古的准能煤矿部署了100多个64T64R5G宏站,是全球规模最大的5G露天矿。此外,多个工厂5G行业终端部署量均超过了1000部。

方案纵深:针对行业客户的差异化需求,运营商与华为联合打造了定制化5GtoB解决方案。例如基于核心网的风筝方案确保在极端情况下网断业不断,通过5G LAN简化三层、二层组网对接,解决5G终端规模部署的成本问题。

商业纵深让产业链各方受益,构建共赢的商业模式。5G不仅助力行业客户加速数字化转型,更帮助运营商的业务从ICT升级到OICT,打开toB市场的新蓝海。

同时,他也指出5G的规模发展也表现出了”四个转变“,第一个转变是5G建设从单一工厂到集团多分厂,单一工厂的创新成果在集团内快速复制。第二个转变是单一企业到整个行业,例如某企业的5G数字化转型成果得到了行业认可并快速复制落地,在钢铁行业全国正有100多个钢厂进行着复制和改造升级。第三个转变是从头部企业到产业集群,头部企业在完成5G数字化升级的节奏后,将场景和方案标准化,赋能给自己的上下游产业链和本地的其他腰部企业,推动着城市产业集群的5G规模上量。第四个转变是从国企央企到民企外企,5G建网已经从政策驱动变成了需求驱动、从成本驱动转变为了价值创造、从网络联接升级到数智化转型,这表明更多的行业和企业认可了5G价值。

他特别强调了5GtoB之所以能取得高质量、规模发展的成果,这得益于应用场景的普适性、5G解决方案能力的持续演进,以及产业各方的鼎力支撑在这些方面,运营商与华为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5G行业专网的应用又可以分类为广域、局域两大类。广域专网属于典型的公网专用场景,通过公网专用来差异化的利用5G高可靠、高稳定、高安全的特性,以电网应用为主的5G硬切片,和以移动办公为主要场景的5G办公专网是最具代表的场景;而局域专网以其高可用、高可靠的性能,成为应用规模最大的5G行业专网,主要落地在工业、能源两大行业。

其次,5G专网能力是技术之本。一直以来,运营商与华为携手,致力于上行大带宽、稳定低时延、硬切片等通用型基础技术的持续演进,这些特性构成了5GtoB区别于toC业务的重点,也是为5G产业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同时,5G也在与其他ICT技术融合发展,5G+云+AI会在更高层面为推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创造价值。

最后,王法还提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5G要实现产业级的升华不能单打独斗,华为将与行业组织、运营商、产业伙伴等全产业链紧密合作,从终端、应用、网络能力、产业标准等方面持续创新、持续贡献。

5GtoB行业应用已扬帆启航,面向未来,产业各方要持续创新、持续高质量规模发展,才能让5G产业行稳致远。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