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

最高检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5-16 20:0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北京5月16日电 5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行政检察以‘我管'促‘都管'"为主题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五批)。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共5件,包括张某诉江苏省某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决定检察监督案、王某诉天津市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司登记检察监督案、杨某花诉山东省临沂市某县民政局撤销婚姻登记检察监督案、祝某诉湖北省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认定行政检察监督案、江苏省某金属矿砂物资公司生产安全违法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等。

近年来,检察机关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使命,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进职能部门依法履职的"都管",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该批典型案例正是行政检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以能动履职促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体现。

"行政检察部门以‘我管'促‘都管'为具体抓手,深入剖析案件所反映出来的倾向性问题,或管理漏洞,或监管机关尚未发现的情形,通过依法监督及时堵漏,让一个案件办理影响一片、治理一片。"最高检第七检察厅负责人表示,该批典型案例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社会治理难点堵点、执法司法"病灶",把社会治理环节中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放在最紧要位置,引导推动相关职能机关瞄准短板弱项、定向施策。如在江苏省某金属矿砂物资公司生产安全违法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案中,检察机关发现案涉公司为逃避市场监管而"恶意"注销公司登记,依法提出检察建议督促行政机关撤销该登记行为的同时,挖掘出"恶意注销公司登记"问题背后的原因,促进建立行政处罚实施机关与公司登记机关信息互通机制,及时堵塞"恶意注销"漏洞。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