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华2022数字校园公开课:疫情下,企业与个人的“反脆弱”三原则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5-16 14:13
2022-05-16 14: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疫情之下,企业如何洞察全渠道的引流趋势,实现跨越周期的发展?个人如何实现增收?

近期,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推出“数字校园开放日”,携手行业领袖开展五门线上公开课,包括营销课、体育课、管理课、音乐课、亲子课。腾讯教育副总裁、腾讯课堂总经理郑洁受邀担任北大光华2022数字校园开放日的营销课授课老师,课程主题为《疫情下,企业维系经营、个人维持收入的“反脆弱”之道》。

郑洁认为,疫情期间,企业维系经营有三大“反脆弱”原则:其一核心经营环节要足够数字化;其二,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不能“偏科”,需要公私域联动、品效兼顾;其三,借助灵活用工的方式增强企业灵活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对个人来说灵活用工又是一个较好的增收方案,它双向提升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匹配效率。

反脆弱原则1:营销、交易、交付、管理等全链路数字化

“在疫情的催化下,我非常建议每个企业都应该认认真真的审视一下自己企业的经营链路和关键环节,是不是都足够在线化和数字化了。”郑洁在分享中指出,大部分行业和企业都可以把经营活动主要归纳为四个关键行为,即营销、交易、交付、管理,疫情之下,企业经营活动的关键行为要尽可能多的具备在线化和数字化能力。

在没有疫情时,线下零售、餐饮、教培等服务行业通过门店员工在门店实现对客户的营销、交易和交付。其他诸多行业,比如农产品采销、工业品采销、企业服务等行业,则通过其销售人员去异地出差,找客户当面沟通,现场签约甚至收付款,有的还要派售后人员上门实施或服务。

但在疫情期间,曾经习以为常的线下行动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企业如果具备更多在线化数字化能力,就能把线下行动受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在交易环节,电子合同、电子订单、网络支付,都能解决因疫情隔离与客户不能当面交易的问题。

在交付环节,教培行业的交付环节就是上课。教培行业所必须的问答、作业、考试等环节,学生和老师都在线上进行,并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在云端,方便更多学生和老师进行查阅、进行共享,这极大的提高了整个教培行业的服务体验和效率。而且,线上上课的很多产品能力已经能很好的还原线下上课的体验,甚至线上课堂能比线下课堂还生动有趣。以腾讯课堂为例,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的在线工具就非常丰富,比如在设计课上,老师和学员可以共用在云端的设计工具和软件,免去了学员在本地安装工具和软件的复杂过程,老师还可以在云端的学员作品上进行修改和示例,实现相当于线下上课时的“手把手教学”。

餐饮行业对交付环节的转变也深有感触。因为疫情影响,经常出现不可堂食的防疫要求,许多餐饮企业不得不依靠外卖乃至预制菜来自救,这就是把交付从“到店”转型为“到家”。但是,“经营到家”比“经营到店”对企业在线化数字化的要求要高很多,即交付环节的转型,也会倒逼营销转型。

反脆弱原则2:网络营销需要公私域联动品效兼顾

“在疫情下,企业最担心的就是新客无法增长,老客无法维系,没有了客户不仅仅是没有收入的来源,更要命的是会因此没有生存的希望。”郑洁认为,企业要生存,获客和交易则绝不能垮塌下来,而在疫情下,网络营销则应该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网络营销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中国14亿人口中网民数量已经突破10亿,因此在网络上可以触达到大部分人。网络营销也经历了诸多门派的各家争鸣,比如:品牌建设和效果投放之间的取舍、公域获客和私域销转之间的比较。

但在郑洁看来,这些其实都是必须要同时兼顾的,只是不同企业要根据所经营的品类、所处的业态以及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等投入的侧重要有所不同而已。郑洁认为:“公私域联动,品效兼顾,更符合反脆弱的原则。”

如果品牌知名度较好,历史累积会员数据规模较大,则通过唤醒沉睡客户、增加老客复购等,会比在公域不断拉新的投入产出比要更好。但如果还是一个新品牌或者新品类,就要把更多推广资源投在公域曝光上来增加潜客触达。

即使是私域运营,不同品类在私域运营的阵地和策略选择上也会很不一样。比如,教培这个品类就属于重咨询长销转的特征,社群运营+体验驱动就尤为重要;但如果是快消品,直播+价格驱动就效果会更显著。

但是郑洁指出,中小企业往往很容易忽略品牌建设这一点,“恨不得每一分营销费用都立即带来直接的生意机会,因此往往把有限的营销推广费都花在了效果投放上。”但是,无论是企业长足发展,还是要持续降低获客成本,“任何企业都必须尽早注重品牌建设,种草种的越多和越深,拔草就拔得越多和越快。”

反脆弱原则3:借助灵活就业趋势,实现个人增收

郑洁指出,在疫情下,灵活用工对于企业和个人很可能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灵活用工对企业来说可以较好地增强企业灵活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而对于个人来说恰恰又是一个较好的增收方案,它双向提升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匹配效率。

根据公开的权威数据显示,中国8.8亿劳动力人口中有2亿左右的劳动力选择了灵活用工。

从灵活就业的人群来看,越是年轻的人,越能接受或愿意尝试灵活就业。2021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达到了16.25%,即使是清华这样的名校,灵活就业占比也达到了14%。目前灵活就业人群还是以男性劳动者为主,不过,新经济的发展也给女性提供了更多适合灵活就业的岗位,例如自媒体、主播等。

从灵活用工需求方来看,灵活用工在我国最先进入了蓝领生活服务业的,然后渗透到了蓝领制造业、白领服务业。如今,信息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这些行业的灵活用工需求也开始活跃起来。在现代服务业中,教育培训行业中使用灵活用工的企业占比最高,比例为64.42%,互联网IT行业中使用灵活用工的企业占54.58%,金融、房地产行业中使用灵活用工的企业占52.35%。

从人才的培训与供给来看,与灵活用工相关的培训呈现出显著的供需两旺。相比2019年,2022年用户在腾讯课堂找灵活用工相关培训的增幅远高于所有培训的平均增幅,机构提供的与灵活用工相关的培训也增幅显著。能满足灵活用工需求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平面设计、绘画创作、环境艺术设计、播音主持、直播电商、影视设计、财会、语言、办公软件等技能上。

腾讯课堂也与优质教培机构、头部灵活用工平台开展了深入合作,为广大有灵活就业需求的个人和有灵活用工需求的企业,构建了从培训到认证到兼职或接单的全链路通道和高质量服务,尤其是在设计行业,腾讯课堂与平面设计、绘画创作、室内设计等头部用工平台打通,产生了较为良好的匹配撮合效果,学员推荐通过率很高,供需双方满意度都较好。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