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力量助力老区旧貌变新颜

“铁”的力量助力老区旧貌变新颜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5-05 11: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5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别节目《走进老区看新貌》推出广西篇。在一个小时的节目中,观众们看到了带领老区百姓脱贫致富的时代楷模黄文秀;看到了百色农业“金名片”芒果;看到了百色铝产业二次创业高质量发展;还看到了铁路助力地方发展让老区交通“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在老区,铁路助力摘下穷帽子

在革命战争年代,边远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利于红色革命运动开展。但是到了建设发展年代,闭塞的交通却成为了制约老区发展的“绊脚石”。长期以来,铁路部门因地制宜,以助力老区发展为己任。

要想富,先修路。南昆铁路“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被誉为“中华第一扶贫线”,西南出海大通道。资料显示,南昆铁路开通运营的时间1997年12月2日。但是为了更快、更好的服务当地产业发展,早在1995年,南昆铁路南宁至那厘段率先开通,那厘站专用线连接平果铝生产厂区,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如今南昆铁路运输依然繁忙,它已成为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组成部分。

不得不承认,铁路部门这样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私人定制”式的服务极为有效的助力革命老区摘穷帽、换新颜。

在老区,高铁开通拉来好日子

前不久,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其推特账号上发文向世界分享了百色的通灵大瀑布。事实上,在老区百色还有大石围天坑群、澄碧湖、浩坤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只是过去的交通不便,阻碍了游客的脚步。

2015年12月11日,南昆客专南宁至百色段正式开通运营,老区人民迎来了高铁,百色正式进入高铁时代。通往外界的路畅通了,老区百色随之热闹起来了。百色开通高铁之后,百色火车站的年发送旅客量由2015年的70.4万人次到2019年的290.4万人次,翻了4倍多。数据显示,在未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2019年,百色市接待游客达5592.35万人次,同比增长32.6%,实现旅游总收入624.99亿元,同比增长37.1%。

目前,虽然受到疫情影响,老区的旅游发展不畅。但是高铁在运送防疫医疗物资和人员,开行“复工复产”专列等方面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待到疫情过去,老区的旅游会旺起来,老区百姓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在老区,多式联运撑起钱袋子

革命老区百色下辖有凌云、乐业、田林等县区,这些县区大多都没有通火车。为了让铁路的辐射面更广,让边远地区享受到高铁红利,铁路、公路、水路相互协作在老区开启了多式联运的新模式。

2016年12月19日,全国首个高铁“无轨站”在广西凌云县正式启用,凌云县成为全国首个没有高铁线路经过却成功融入高铁路网的城市。更值得一提的是,高铁“无轨站”具有很强的推广性,目前在广西已经有乐业、隆林、田林等16个高铁“无轨站”。一方面,高铁“无轨站”开出的接驳大巴可以精准的将旅客送往最近的高铁站促进人员交流;另一方面,高铁“无轨站”还是县区乡镇重要的物流集散地。高铁“无轨站”促进了“旅游+高铁”“物流+高铁”“产业+高铁”多业态融合发展,为加快实施扶贫开发和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

饮水思源不忘来时路,笃行不怠奋进新征程。时代在变,但是铁路部门服务老区,服务人民的初心不变。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上,铁路人用汗水和智慧在英雄的土地上,谱写新时代的壮歌。

文字:景飞飞\漫画:王超颖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