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巴”频频开进河源 绘就乡村振兴好风景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4-27 10:01
2022-04-27 10:0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草木萌动,沃野复苏。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九个“一号文件”。

如何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是各地“必答题”。 在精准扶贫方面,深圳在河源市各县区不断深化“一对一”精准帮扶、探索特色脱贫产业、搭建消费扶贫平台、实施劳务协作等扶贫举措,以市场运作将消费与生产、流通结合,用消费扶贫强化贫困地区“造血”机能,多年来,在深圳市的全面对口帮扶下,河源市快速发展,向实现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河源旅游行业更是成果喜人。

河源红色热土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和有着400多年历史的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为河源浓墨重彩绘就了乡村振兴好风景。

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

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位于风景如画的东江国家湿地公园内。该村北面是蜿蜒起伏的群山,南面是蜿蜒流淌的东江,东面是客家民居群,平均海拔220米左右。悠悠东江水从村边缓缓流过,两岸的百里绿竹给这南国的画里水乡涂抹上一笔清秀、亮丽的色彩。在这里,蓝天、青山、碧水、绿竹浑然一体,美不胜收。

巍巍青山下,阮啸仙故居静静伫立。这是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阮啸仙出生的地方,他在此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故居内陈列了阮啸仙生前参加革命活动和早期生活的史料,并展示了阮啸仙生前用过的部分物品,通过文物、照片、声像等方式集中展示阮啸仙的爱国思想及事迹。

闻啸轩学堂与故居遥相对望,是阮啸轩童年学习和接受革命启蒙的地方。在馆员的讲解下,这位中国共产党员早期党员、共和国审计第一人的光辉事迹更加激励人心。

自去年阮啸仙纪念大桥通车后,渡船就退出历史舞台,东源县义合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渡船粉刷一新,并将码头进行改造,打造成一个红色拓展基地。基地围绕阮啸仙文化的传承发力,成为吸引游客的红色景点,助力乡村振兴。而基地内还有另外一艘红船,改造成奶茶店,并引入社会资本,为前来旅游参观的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

此外,下屯村结合深厚红色文化底蕴,围绕革命先烈的故居,连片建设下屯花海、红船渡口、广东客家菜师傅培训基地、审计广场等文化景点,面貌焕然一新。

2012年,下屯村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文化遗产”。

2015年,下屯村被认定为“广东省名镇名村”。

2019年,下屯村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

2020年,下屯村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2021年,下屯村入选“第三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东源县康禾镇仙坑村

仙坑古村位于东源县康禾镇,距今有400多年历史,村内20多幢清代客家方形围屋,古建筑和客家文化遗产保存完好。其中,八角楼作为仙坑村最早的古民居,是目前所发现的东江流域历史最早的、防御性最强的客家民居建筑,被列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几场春雨过后唤醒了正在沉睡的茶苗,人间四月正是采茶时,清晨当天空微放初光便可看见三三两两的采茶女背着竹篮往仙坑村的茶山去了,若是你来到这里不妨体验一下采茶的乐趣。

康禾茶是河源三大特产之一,也是广东历史上的茶叶贡品。据传康禾茶在南宋时期已经有一定名气,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乾隆《河源县志》载:“岭南山地产茶者多,而河邑独盛。上莞、康禾诸约,居人生计,多半赖此”。而仙坑客家红生态茶园是原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仙坑村的精准扶贫项目,打造集有机茶种植、加工、销售及茶园休闲养生基地为一体的生态茶园。

作为河源客家建筑的杰出代表,仙坑村的八角楼和四角楼见证了仙坑村先民筚路蓝缕、营村建寨的历史,是研究河源客家村落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其精美的木雕、彩画、灰塑和壁画反映了河源客家人审美意趣和精神状态,艺术价值颇高。

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深圳市盐田区的牵线搭桥,前两年,万科集团出资对仙坑村八角楼、四角楼两座文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缮,并将八角楼打造成为客家建筑艺术景观和古迹游览景点,将四角楼打造成为客家生活场景和古迹游览景点,在充分保留原有历史建筑特色前提下,赋予其新的时代活力。

客家人向来讲求“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仙坑村也是如此,登上被翠竹和树木“夹”住的阶梯,几番转折后登云书院忽现眼前。

夜半忽闻天籁响,万山围住读书声。随着岁月的侵蚀,登云书院只留下残缺不全的墙基。据了解,这里也曾汇聚四乡学子,文风鼎盛、书声琅琅,成为当时河源地区最知名、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之一。

为了保留登云书院的历史记忆,援建项目人员在原有的建筑遗迹后方复建新的登云书院,并将原有的遗迹部分打造成为景点,用于延续仙坑教育文脉。如今的登云书院,与河源市图书馆积极合作,共建“流动图书馆”,收藏书籍共3000余册,可供村民及仙坑小学生日常阅读使用。

2018年,仙坑村被评为“中国第五批传统古村落”。

2019年,仙坑村先后获得“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和“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称号。

2020年,仙坑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释放以及旅游市场的持续增长,旅游业必将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体验乡村生活、缱绻乡愁,探寻红色印迹,邂逅百年古村,河源在等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