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人生》新书发布 揭秘为导弹事业奉献终身的那些人

《导弹人生》以客观、严谨、求实的态度讲述型号两总的一生,既有对他们成长经历的精彩描写,也有对两总系统型号研制历程的专业解读。

《导弹人生》新书发布 揭秘为导弹事业奉献终身的那些人

来源:中国日报 2022-04-25 18: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4月25日电(记者 赵磊)周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组织“传承•梦想”航天日主题活动,正式发布公开出版的《导弹人生》一书。

2022年是二院成立65周年,在航天工程的研制和实践中,航天系统探索形成了以总指挥系统和总设计师系统为代表的“两总”系统,他们不仅是航天成就的主要创造者,也是航天精神的践行者、弘扬者,为铭记型号两总的突出贡献。历时一年,二院党委编印出版《导弹人生》一书,选取了二院具有代表性研制型号的基本型中,已退休且过脱密期的型号总指挥、总师正职,共收录12位型号两总的故事。

《导弹人生》以客观、严谨、求实的态度讲述型号两总的一生,既有对他们成长经历的精彩描写,也有对两总系统型号研制历程的专业解读。这本书是二院传承航天精神、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也是讲述航天故事的生动教材。

活动现场,96岁高龄的张履谦院士未能来到活动现场,但他特意为此次活动书写了“导弹人生”。

集团领导向书中的吴北生总师、陈国新总师赠《导弹人生》并表示慰问;二院领导向编委会委员单位和青年职工代表进行赠书。

吴北生、陈国新两位总师在现场发言,深情回顾一生从事导弹事业的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航天人“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品格。

两位现任总指挥、总师表达了对老一辈航天人的敬意。钟山院士、于本水院士回忆了与书中型号两总的深厚情谊,讲述了在型号研制的生动故事和型号研制中型号团队的深厚情感。原二院党委书记张连成回顾了老一辈为二院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随后,院团委书记王国龙代表团委,向全院青年发出《做“跟党奋斗、强国有我”的新时代航天青年》的倡议,鼓励航天青年接好传承精神的接力棒。

二院院长宋晓明指出,《导弹人生》全面客观地记录型号两总成长经历和重要贡献,为二院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就如何做好航天精神传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做空天防御事业的引领者。学习老一辈航天人的高尚情操,勇于担当作为,克服各种挑战和困难,将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航天事业的热爱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的政策举措和显著的工作成效,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开创我们空天防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二是要坚持科技创新,做国防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二院全面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国家战略领域和方向,瞄准未来战争形态和装备发展,发挥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打造国家空天防御领域战略科技力量。三是要传承红色基因,做弘扬航天精神的实践者。书中以及在座的老领导、老专家都是航天精神最生动、最鲜活的代表,在他们身上体现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革命情怀,这份精神财富如今传递给了航天年轻一代。我们要接好航天精神传承的接力棒,做到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不断提升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战略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集团公司领导作重要讲话,指出二院党委在传承航天精神、推进航天文化建设上坚持创新,不断探索,每年结合庆祝中国航天日都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二院党委主持编写《导弹人生》一书,通过真实的记录和生动的讲述,展现了两总感人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激发精神力量,积聚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强大势能。二是赓续红色血脉、传承航天精神,激励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强烈斗志。三是聚焦主责主业,矢志拼搏奋斗,汇聚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强劲力量。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