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25日电(记者 赵磊)为顺应空天科技发展趋势,更好地为我国空天事业发展服务,由《飞航导弹》更名而来的《空天技术》已正式出版发行。《空天技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北京海鹰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办刊宗旨为刊载空天技术领域研究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推动成果转化,服务我国空天事业发展。
为高质量开展《空天技术》一流期刊平台建设,促进空天技术领域学术交流和研讨,近日,期刊第一届编委会会议在京成功召开。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编委会顾问乐嘉陵院士、黄瑞松院士、刘永才院士、邓宗全院士、李贺军院士、樊会涛院士、向锦武院士,编委会主任魏毅寅院士,副主任朱坤院士,编委会委员,以及期刊主管单位航天科工集团科质部副部长赵军,航天三院主管部门相关领导等共计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期刊编委会副主任,航天三院庄剑副院长主持。
魏毅寅在致欢迎辞时代表《空天技术》主管单位航天科工集团向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他说,《飞航导弹》创刊50年以来,刊登了大量飞航领域的重要情报信息和专业技术研究成果,在飞航导弹技术的传播和技术提升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空天飞行研究热潮下,顺应空天科技发展需要,期刊更名为《空天技术》,恰逢其时。期刊将以争创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重点刊载空天领域高水平、创新性、有重大科学意义的研究成果,为空天研究领域科技工作者提供专业化的、开放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平台,助力领军型人才成长与培养,服务于空天领域战略发展和技术创新,为建设航天强国服务。
朱坤介绍了《空天技术》期刊编委会组建情况。为满足培育一流期刊的需要,依据办刊宗旨和发展目标,围绕空天飞行、空天环境、探测、空间开发与应用等刊载内容,从空天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机构中遴选专业权威、学术成果丰硕、热心期刊工作的60余名专家学者组成期刊编委会,共同开展期刊出版工作,为空天技术发展凝聚力量。
《空天技术》主编、航天三院310所谷满仓所长汇报了期刊出版工作策划。系统介绍了期刊的创刊背景、期刊定位、发展愿景及规划、重点工作措施和2022年年度工作计划。他表示,编辑部将在编委会的指导下,在主管主办单位的支持下,以创办一流科技期刊为发展目标,坚持开放办刊、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发展路径,聚焦空天研究领域科技前沿,重点报道空天领域突破性的科学理论研究、创新性技术与方法、重要学术成果应用等内容,竭诚为从事空天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科研管理人员,以及相关应用部门的广大读者服务,促进我国空天事业快速发展。
随后,期刊编委会顾问、编委专家围绕期刊内容组织、学术资源建设、学术活动开展、推广传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线上线下专家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高屋建瓴、切实有效的办刊指导和建议。同时,与会编委专家均表示将认真履行编委职责,全力支持期刊工作,共同为空天领域一流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贡献力量。
庄剑副院长对于编委专家的热心建议表示衷心感谢,要求期刊编辑部要仔细梳理、认真研究,全力落实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