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小葡萄的大梦想

贺兰山下小葡萄的大梦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25 11: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的宁夏贺兰山东麓,一派繁忙景象。又是一年葡萄出土展藤,贺兰山下“紫色梦想”,迸发着勃勃生机。

“产业好了,人就多了。”走进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昊苑村志辉源石酒庄,讲解员乔静迎来今年首批游客。20年前,乔静随父亲从陕北自发移民来到昊苑村,曾经满眼黄沙,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让她一心想要走出去,如今满目绿色,春风一拂葡萄香的景象让她身心眷顾找到归属。

产业兴,则乡村兴。据了解,每年仅游客购买志辉源石葡萄酒超2000万,成功获批AAAA级旅游景区。昊苑村依托辖区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资源优势,成功挤进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行列,17座酒庄年葡萄酒产值近2亿元,年收益4800万元,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5%,葡萄酒旅游年接待游客35万人次,全村旅游年收入达到2000万元。此外,宁夏银川市产业年劳务用工达到60万人次,葡萄园季节性用工工资支出超过1亿元。

葡萄酒产业让移民群众在稳定生活、增加收入方面有了依托。也向我们发出启示: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从遭遇“用工难”到企业“不差人”,贺兰神酒庄解决了3000人就业问题,立兰酒庄每年用工的工资支出将近300万元,而这些人都来自宁夏闽宁镇原隆村移民。

一部剧催生一个“景点”。《山海情》的播出为宁夏葡萄酒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闽宁镇迅速成为葡萄酒+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代言人”。玉泉国际酒庄乘胜追击,打造富有剧情元素的山海楼,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剧中人物故事,讲述宁夏第一家葡萄酒企业、第一瓶葡萄酒诞生的故事。2020年,年接待游客是往年的一倍。

近年来,宁夏银川市抢抓建设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战略机遇。坚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坚持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坚持高端定位,品牌打造;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坚持开放引领,激发活力。助力葡萄酒成为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贺兰山下果园成,葡萄美景醉游人。如今,宁夏银川市六十余家葡萄酒庄企业乘势而上,蜚声国内外,正向着中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和“世界葡萄酒之都”大步迈进,努力在宁夏银川率先实现“当惊世界殊”目标。(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