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997年,在宁夏永宁县西部一个叫玉泉营的地方,茫茫戈壁、连绵沙丘。
福建和宁夏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在这里建设一个移民示范区,就是电视剧山海情里的闽宁镇。它位于贺兰山东麓,拥有耕地4.3万亩,全镇共计6个行政村,6.6万人。这样一个村镇,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中国减贫史上地标式的地方。
移民一代们在这片土地上艰苦奋斗,开启新的生活。如今,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移二代见证了这片土地上的变化,看到了这片土地上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他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成长为人民教师、社区民警、大学生村官、护理部主任......他们自信向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激励我们意气风发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推出新时代闽宁移二代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娓娓道来的那些成长的经历。
讲述人:宁夏银川市闽宁镇社会事务办公室劳务专干,糟俊财
我家是父母辈先从海原县移民过来的,家里有四个孩子,我是老大,读初中的时候我才来到闽宁镇。说实话,刚来的时候就是一片荒滩,像这些新区都是没有建设好的,很多设施都是在建中,缺水,缺资源,缺知识,真得挺落后的。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孩子,老家海原县就在大山里面,去赶一次集市都很难。当时交通特别不方便,交通工具顶多是个拖拉机,所以要去镇里赶集就得从一条沟里步行两三个小时才能到。全家都是靠天吃饭,从窖里找水喝,种些山地,再养些牛、羊、骡子这些牲口。我记得那时候还要帮着放羊、拔麦子,照顾几个弟弟。我小学在西吉沙沟中心小学读书,交通也不方便,去上学得走一个小时的路,家离得太远了所以中午也就不回家了,只能吃点自己带的馍和饼垫一垫。我下来后(指移民到闽宁镇),闽宁镇的发展有目共睹,通水通电,砂石土路也硬化了,有了闽宁帮扶,我们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新学校也建起来了。
2017年,我考入宁夏警官学院,每个假期都会在外面打工,想挣点生活费,也能贴补一下家用。周末发过传单,也给餐厅端过盘子,保安也都干过。那个时候打工很辛苦,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日夜颠倒,好多时候都熬不住,也就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这句真理了。毕业那阵,有了“三支一扶”的好政策,我对家乡也有很深的情怀,希望能出份力作出一些贡献,所以2020年考取“三支一扶”,选择回到闽宁工作。
现在,我在社会事务办公室的工作主要负责劳务板块,从招工信息的收集和公告宣传,到劳务流向的信息统计,以及咱们老百姓最关切的社保问题,都是我平时工作需要处理的内容。
就业一直是咱们老百姓特别关注的问题,这一工作也是能为老百姓提供最切实服务的一项工作。比如4050人员(指:女40岁至50岁,男50岁至60岁的失业人员),以前交过社保但现在失业了,国家有相关的好政策我就及时上报;日常工作上也需要协助各个村部对招工信息进行宣传。截至去年统计,闽宁镇有劳动能力的近4万人中已经就业的有近3万人,就业渠道也多样:有区外就业的,有在镇内扶贫企业车间工作的,有自主创业的,还有咱们政府组织转移向外输送务工人员的。我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帮老百姓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现在闽宁镇发展得好,都是国家大力支持乡村振兴的结果,我也算是切身体会和见证了闽宁镇的进步和新发展。我的父辈物质条件不似现在丰富,他们就单纯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们能有个好前途,实现自己的梦想,给国家出一点力。我当初就读警官学院也是因为成为一名警察是我的儿时梦想,现如今任期将至,我想带着在这一岗位上获得的工作经验继续考取公务员,做一位人民警察,为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
我有时会想,当时要是没有移民过来的话,那肯定还在老家那里,发展落后,资源匮乏,就业选择局限,生活条件肯定也没有现在这么好,而我自己也没有机会在这里工作了,怀揣的梦想也不知道该如何实现,与现在的生活可谓是大相径庭。
现在家乡发展起来,有了更好的平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通过“三支一扶”等政策返乡促建设。都说年轻有为,厚积薄发,国家的好政策也引进了一批批的优秀人才,新鲜血液的注入不仅给咱们闽宁镇政府带来了新活力,还会鼓舞更多的新力量加入乡村振兴的队伍中。(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乔嘉欣 薛睿 封晓云 吝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