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项目支持中西部青年就业

公益项目支持中西部青年就业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19 12: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4月19日北京电 近日,2022公益未来·花旗中西部青年就业支持项目在线上启动,将面向中西部高校推出就业能力培育项目。项目将面向1000名大二到大四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进行深度职业发展梳理、简历撰写、面试面谈等线上培训课程以及线下就业锻炼活动。

近些年,中西部高校毕业生的缓就业、慢就业比率在逐年增长。中西部地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更显得重要且迫切。

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鹏表示,青年人的健康发展关系着祖国的未来。中国扶贫基金会作为全国性的公益组织,一直关心青年人的成长发展,通过发起此次项目,聚焦大学生适应能力和竞争力两个就业要素,帮助大学生完善职业规划、明晰就业选择,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建设和高质量就业做出应有贡献。

在现场的圆桌讨论中,嘉宾围绕青年就业话题展开讨论。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陈奕名表示,青年强则国强,帮助青年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是对时代呼声的积极响应,也是对学子切实需求的敏锐洞察,更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对于积极助力社会向上发展的责任担当。 "首席学习官俱乐部"、IDG控股朗实教育联合创始人于洪国建议青年学子为就业做好充足准备,通过多学习、多接触、多实践的方式为自己积累就业经验、攒足就业资本,合理规划择业方向和职业发展规划,让未来工作的脚步更加坚定更加富有动力。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的导演任杰也分享了自己对青年就业的建议,他认为青年学子应该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多接触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通过社会活动、实习等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就业实践能力。

来自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宁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0所高校的学生社团负责人在启动仪式后参与了线上培训。培训老师围绕项目理解、任务分工、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打造等内容对高校社团负责人进行了系统培训。大学生们积极与培训导师开展互动,共同探寻项目开展的有效模式,以参与体验的方式进行就业赋能领域的深层次思考,将培训所得转化为实操能力。

基于"理论+实践"的有效结合,项目将通过课程学习打卡、培训课程作业、线上面试考核、岗位实习等环节赋能大学生,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真功夫。在启动仪式后,项目将陆续开展春秋两季的线上培训班、线下交流会、暑期寒期实践体验营以及成果汇报会等活动,用贴近大学生就业全流程的系统培训及活动,使大学生在就业简历、面试技巧、职场融入、团队协作等方面得到系统强化,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花旗中国首席执行官、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林钰华表示,花旗很高兴能够参与到这一项目,以创新方式为有需要的学子提供切实帮助。青年人就业是全球经济复苏和未来城市发展至关重要的动力,花旗持续关注这一领域,为中国青年,尤其是面对就业挑战的青年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培训,鼓励他们发展所长,开拓就业出路,并有助稳就业、保增长。

启动会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举办,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王鹏、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传播及公共事务部总监毛志华、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执行秘书长陈奕名、IDG控股朗实教育联合创始人于洪国、青年导演任杰以及10所高校的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启动仪式。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