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65亿元,同比增长3.1%,铁路新线开通447公里,其中高铁233公里。
翻开一季度铁路货运成绩单,一串亮眼的成绩振奋人心。4月8日0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列车运行图调整的背后,带来旅客出行、电煤运输、国际物流等方面“加速度”。在逆势中保持货运量稳步增长,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已显成效,进一步助力我国经济回暖。
国内大循环稳经济稳大局。全国一盘棋,铁路作为国有企业,不管是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春耕备耕都坚决服从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用强有力的韧性展现中国“六保六稳”的决心。在春耕备耕工作中铁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出惠民利企政策,实现农资装运“一条龙”全程物流服务,开辟绿色通道,发挥多式联运优势,主动对接,做到快装快运,有序助力春耕不误农时。自上海疫情突发以来,铁路部门运送各类援沪民生物资超230车,共十余批次7700余吨,有力支援了上海市抗疫工作开展。铁路积极响应号召,全国各地开行援沪医护人员定制班列,为抗疫一线提供了人员和物资保障。为全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生工程提供了运输保障,也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扩大内需,稳住了大局。
国际外循环树名声树信心。中欧班列作为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与世界接轨合作共赢的致富之路。在疫情影响下,国际航空运输和海运受到较大冲击,而中欧班列凭借着运量大、时效稳定、价格适中的显著特点更加得到了市场的青睐和认可。一季度,中欧班列开行3630列、发送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9%。中老铁路开通运营4个月,已累计开行货物列车2023列,发送货物131万吨。铁路部门的“一对一”“一站式”“一条龙”定制服务得到了各国好评,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通运输末梢,为沿途国家带来了实惠。外循环的格局逐步被放大打开,进一步刺激国内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辅相成,带动我国经济稳步提升。不断增长的货运量充分证明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格局以及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特点,也让更多的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充满信心,中欧班列的名片越擦越亮,名声越打越响。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不断增长的运输数字是铁路部门充分发挥运输排头兵的作用,更是全面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企业担当,相信铁路部门构建的运输“双循环”格局一定会为中国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新动力。(作者:何佳宇 易超)
(何佳宇 易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