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兰科植物新记录种——离萼杓兰

来源:新华网
2022-04-08 13: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重庆4月8日电(记者黄伟)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近日发布消息称,该中心联合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张家辉团队在保护区内开展联合科考时,首次在重庆发现兰科植物——离萼杓兰,丰富了重庆市兰科植物多样性。此次发现的兰科植物新记录种——离萼杓兰生长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果林场附近海拔1350米的针阔混交林下,发现区域种群不足20株。

图为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离萼杓兰。(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据介绍,离萼杓兰为兰科杓兰属物种,在国内目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湖北等地。离萼杓兰植株较小,侧萼片完全离生,唇瓣白色而有粉红色晕,深囊状,倒圆锥形,囊口周围具短柔毛,花期在4月至6月。

图为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离萼杓兰。(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杓兰属植物大多花形奇特、花色艳丽,形态多变的唇瓣使得杓兰属部分物种被誉为“仙女的拖鞋”,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科研价值。杓兰属植物因其自身的繁殖系数低、生长缓慢, 该属植物全部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图为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离萼杓兰。(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重庆市巫溪县东部、大巴山脉腹地,保存了亚热带北部山地大量的珍稀濒危物种,是我国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其物种基因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和保护价值。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