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我国华北等地野生豹种群呈扩散趋势

来源:新华网
2022-04-08 19: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西安4月8日电(记者付瑞霞、姜辰蓉)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冯利民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近1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太行山、吕梁山、子午岭等山脉都有野生豹出没,一些区域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增长的种群,野生豹种群在上述地区呈现扩散趋势。

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世纪后半叶,我国华北、西北等地野生豹数量急剧下降。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减少和森林植被的增加,野生豹种群在其传统栖息地逐渐恢复。

“我们在陕西子午岭的长期定位监测显示,该区域豹的种群密度达到每100平方公里2.4只,种群数量达到110只左右。山西和顺县的一个豹种群密度,由几年前的每100平方公里1.2只,增长到了目前的每100平方公里1.6只。”冯利民说,豹作为食物链顶端捕食者,它的种群恢复涉及动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甚至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因此,豹是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和生态恢复的指示物种。

据冯利民带领的研究团队测算,陕西延安境内子午岭林区的豹种群数量为110只左右,是迄今我国已知数量最大、密度最高的野生豹区域种群。

子午岭是黄土高原上浓墨重彩的一抹绿色,这里有黄土高原稀有的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多年来坚持不懈的保护让子午岭植被茂密,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95.86%。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工程的持续实施,也让延安市生态环境实现“由黄到绿”的转变。延安市林业局监测数据显示,“十三五”末,延安森林覆盖率达48.07%,较1997年增加近1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