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留学季:爱理科、非学神,这个光华男孩如何被 “艺术院校中的哈佛”录取?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4-08 09:54
2022-04-08 09: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转学进入光华,爱理科、非学神的他稳扎稳打,一边备考托福、SAT,罗德岛夏校的经历给了他坚定更换轨道的契机,熬夜争分夺秒准备作品集……光华教育集团校友蔡成蹊最终进入这所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和设计院校之一的罗德岛设计学院,并非偶然。

蔡成蹊在光华时,学习了艺术专业课、绘画基础、创意基础、Critical Art等。每周的CA课上,学校会对博物馆的藏品进行赏析。他说“光华的艺术老师鼓励我们规避常规美术应试考试班上老师所教授的绘画模式,探索出自己的风格,之前罗德岛的夏校之旅也让我感受到与国内完全不同的艺术氛围,我想这正是契合的地方。”

“我很喜欢在光华时自由表达的氛围,技巧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想法。就像我喜欢的梵高,他的后印象主义画风独树一帜,其实不需要对别人亦步亦趋,忠于内心的表达才是最重要的。”

高二暑假前,因为对理科尤其是化学感兴趣,蔡成蹊其实内心其实更向往去综合性大学。改变是在六周的RISD夏校时发生的。他惊叹于同学们的创造力——还记得在某次课上,老师要求大家从9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然后再把9个视角呈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一位同学画的是石榴,着重表现空间感,画出了一种在宇宙中飘浮的、破裂的感觉,令他印象深刻。另一位同学画的是香蕉,他把香蕉皮剥开,用炭笔把果肉与果皮连接处的丝,以及香蕉皮上的褶皱表现得纤毫毕现。

“虽然不是那么写实,但他有意识地在用炭笔表现那种质感。他不是考虑画得像不像,而是意在表现香蕉柔软的质地和皮上的褶皱。”其中的表现力令成蹊大开眼界。蔡成蹊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艺术家,只有艺术品本身。艺术作品一旦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是一个自足的存在,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一种个人主义的表达。”他计划在未来参与罗德岛和布朗的合作项目,在艺术领域中继续深造。

在艺术领域继续深造还有更多像蔡成蹊一样的光华艺术校友们,他们入读世界知名综合类大学艺术专业或艺术类院校。

光华不仅着力于培养“学霸”,也同样注重培养学生人文与艺术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与丰满人格,在海内外艺术类院校的申请中也屡出佳绩,几乎囊括了帕森斯、罗德岛、伦敦艺术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国际一流艺术学院与艺术专业。光华艺术学科的教学团队——光华好奇的成员也主要来自于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等优质院校,在艺术相关学科领域有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2022年秋季,与光华启迪合作的光华首届艺术实验班将开班,适合对学术学习有更高追求的艺术生,以及希望通过加修艺术来增强自己竞争力的学生。

海内外资深艺术作品集导师团队,7人小班制教学,杨浦(两年制)、青浦校区(三年制)同步开班,期待更多青年学子在这里实现艺术梦想。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