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逆风而行的葡萄酒行业传来新动作——坐落在新疆焉耆产区的中菲酒庄与酒类新零售巨头酒仙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产品开发领域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一款“内外兼修”的葡萄酒新品。
当善酿好酒的中菲遇上很懂消费者的酒仙,将碰撞出怎样的灵感和火花?
口碑背后,中菲酒庄的好酒基因
对葡萄酒发烧友而言,中菲酒庄并不陌生。过去十余年,这个坐落在焉耆盆地的精品酒庄克服重重艰难,开辟出万亩葡萄园,精心对待每一株葡萄、埋头酿酒、倡导和践行“善待自然”理念。
期间,他们的葡萄酒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焉耆风土的独特魅力,屡次斩获国际大奖。
以表现突出的中菲橡木桶马瑟兰干红葡萄酒为例,过去几年,这款产品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醇鉴世界葡萄酒大赛(Decanter World Wine Awards)、醇鉴亚洲葡萄酒大赛(Decanter Asia Awards)和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Concours Mondial de Bruxelles)中分别获得金奖、白金奖和大金奖。
纵览中菲酒庄的生产流程,从葡萄种植、采摘到酿造、陈年、装瓶等所有生产环节均在酒庄内完成。那里拥有国际上先进的酿造设备——来自法国的除梗破碎机和气囊压榨机,可达10吨/小时的生产速率;购于意大利本德拉索的罐装线,每小时可完成3000瓶的罐装工作。
此外,中菲酒庄建有8000平方米的地下恒温恒湿酒窖,所用橡木桶均由法国著名橡木桶厂商定制。为了满足生产需要,酒庄团队还自主研发出专用的发酵设备。
一个善酿好酒的酒庄背后,人的因素不可或缺。
著名葡萄酒顾问李德美是中菲酒庄的一位灵魂人物。他是中菲酒庄以及整个焉耆产区的总顾问,当年抱着把“个人声誉压在这里”的决心,参与了产区和酒庄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并为产区和酒庄的长远发展提出许多科学理念,奠定了其发展基础。
中菲酒庄的首席酿酒师张炎,本身是国家一级品酒师,拥有29年酿酒经验的国家级葡萄酒评委,曾被法国《葡萄酒评论》(La Revue du Vin de France)杂志举办的“RVF中国优秀葡萄酒 2015 年度大奖”评为“年度最佳酿酒师”。
驰骋酒业,为什么酒仙是“实力造梦者”?
如果说中菲酒庄是葡萄酒领域的“实力派”,酒仙则更像一位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的“经纪人”。
据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观察,酒仙与各大酒厂进行创新式合作,利用酒类零售企业对市场深度理解的优势设计消费者喜爱的酒仙专销合作产品,并通过公司全渠道优势进行推广营销,实现公司与酒厂共赢。
过去数年,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运用,酒仙与酒企进行创新式合作,利用酒类零售企业对市场深度理解的优势,设计数十款质优价低的爆款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酒仙已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汾酒、洋河、古井贡、酒鬼酒、钓鱼台、国台、人头马、保乐力加、帝亚吉欧等国内外知名酒企达成紧密合作关系,强强联合打造了一系列公司专销的自有品牌和合作推广产品,并取得良好的市场反馈。
发展至今,酒仙已实现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消费者群体的不同偏好,开发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同时还能根据消费者需求及时更新迭代产品,较快切入适宜的市场和消费群体。
作为酒类新零售的领头羊,酒仙多年致力于打造独特的全渠道+全品类运营模式,解决当前酒类消费者的购买痛点。未来,酒仙将依托并发挥现有的产品供应链优势、产品研发优势、消费者运营优势和品牌运营优势,充分借助技术服务和物流配送服务,加速全球上游供应链整合和下沉消费场景整合,持续深耕酒类市场,打造酒类零售第一品牌。
一场合作、一次探索、一种信心
曾经,中国没有自己的酒庄酒,葡萄酒爱好者对国外名庄趋之若鹜。但随着国内精品酒庄诞生、中国产区崛起,许多国产酒庄酒令专业人士不吝赞美。可以说,在过去20年间涌现的中国酒庄,令今天的葡萄酒市场更加丰富多样,当然,它们还用一瓶瓶好酒支撑起中国产区的风采。
到目前为止,中国不少精品酒庄经历了“艰难建庄”和“埋头酿酒”的发展阶段。
过去,因为产量有限,一些精心酿造的产品在圈层内部迅速消化,并未进入大流通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好酒的诞生。但随着酒庄发展成熟,规模扩大、产能提升、品牌意识增强,精品酒庄们将闯出一条怎样的新路,值得关注和探索。
酒庄们的下一站征程,或许也是展望中国葡萄酒未来的一个切口。
本次中菲酒庄与酒仙的合作不失为一种探索途径。凭借酒仙对市场的洞察、对消费者的了解,以及产品设计和运作能力,中菲将不仅是一个关于好酒的传说,还将成为更多消费者买到和喝到的好酒。
对酒仙来说,本次合作透露了其对中国产区、中国葡萄酒、中国市场的信心。尽管当下葡萄酒市场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前景毋庸置疑。洞察市场的酒仙有信心,本身也向行业释放了一记振奋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