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日,承载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雄安新区,迎来设立五周年的重要时刻。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正乘着春风,绽放着光彩。数十万建设者日夜挥洒汗水,为这幅高标准规划设计的“雄安画卷”精心着色。
在这座新城的规划建设中,“智慧”无处不在。从起步区1号供水厂(净水厂)的智能净水,到容东片区安置房的智慧社区,从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的数据采集到可快速响应与联动控制的汇聚平台,一个绿色、智慧的未来之城,呼之欲出。
“城市客厅”迎来客
作为雄安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将承办世界大规模、高标准的国际会议,承担科技成果聚集、评估筛选、转化撮合、保障支撑四项功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示范区,是雄安新区的“城市会客厅”。
遵循新区建设规划,雄安新区还有一个看不见的“云上城”。中建电子为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搭建的汇聚平台,可实现会展中心内各子系统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相应子系统的互操作和快速响应与联动控制,肩负着打造云上一座“城”的任务。将包括会展业务管理系统、安全检查系统、建筑结构监测系统等共计29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并集中呈现在汇聚平台上。管理员账户通过局域网内任意一台电脑即可查看会展中心的各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达到自动化监视与控制的目的。
汇聚平台作为24小时安保卫士,当发生安全报警时,汇聚平台可以直观形象的显示其设备位置和报警信息,提供给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并可以执行相关的联动动作,为雄安商服中心实时保驾护航。
“一渠清水”润民生
从一开始谋划雄安新区建设,就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
“未来之城”充满智慧之光。中建电子参建的雄安新区首个净水厂、首座集中式水厂 —— 雄安新区起步区1号供水厂(净水厂)日产净水规模将达15万吨,出水水质高于国标饮用水标准,将为容东片区17万居民供应优质饮用水,并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网络,助力雄安新区绿色生态发展。
水厂里也随处可见科技力量,项目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对关键数据进行实时监视和智能分析分类、分级预警,从而达到“智慧管控”状态。工作人员在智慧平台控制中心,通过终端设备可进行事件联动、能耗管理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应急管理、GIS一张图等各功能性模块全方位操作做到“足不出户”便可把控全局。
传统净水厂进行水质检测需工作人员到各个取样点手动取样再将样品送至化验室检测,中建电子项目团队优化水质采样系统,在核心工艺点集中设置综合水质监测室和采样间,通过专门水质采样设备进行实时采集,再将结果传输至PLC控制器和智慧水务系统,实时分析水质变化并及时调节,做到水质采样、输送和分析智慧化、全自动化,保障水厂安全运行。
“智慧新居”树标杆
作为雄安新区第一批搬迁群众回迁安置房项目,雄安容东片区G2组团安置房承担着为新区开发提供建设经验与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使命,安置总人口近万人,是未来其他片区安置房的样板。
去年底正式交付使用的容东片区安置房,如今一片喜气洋洋。走到小区门口“嘀”一下,人脸识别系统自动刷脸识别;一旦发生火情,无线智能烟感探测报警器自动报警;居民有什么急需解决的身边事,登录社区小程序会有专人第一时间处理解决……这样一组组充满安全感的镜头,是居住在雄安容东安置房的真实写照。
中建电子在项目设计和施工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以生活功能为主的智能化片区。每套房子都装有可视化对讲装置、地暖温控及一键紧急呼叫系统,实现一机报警、多机联动、智慧消防等功能,从各方面满足老百姓对更加实用的住房需求。
高清摄像头、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等物联网技术陆续进入社区居民的生活。“刷脸”进小区,更是让疫情防控、反诈骗等工作从“管控”升级到了“智控”,在保障居民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中建电子使小区网格管理“底子更清、情况更明”。
一个个匠心设计建造的重点项目,连点成线,一座千秋之城的雏形逐渐清晰。中建电子“建”证了这片热土的蝶变,为雄安注入“智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