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哈尔滨公安处阿城北站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董钦威

追记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哈尔滨公安处阿城北站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董钦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01 17: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4月1日电 “我一定守好岗位,确保旅客平安出行。”1月14日,在哈尔滨铁路公安处阿城北站派出所春运座谈会上,董钦威带头表态,坚决打好2022年首场硬仗。

诤诤誓言犹在耳。可谁也没有想到,因惦记着警务区工作,会后马不停蹄地返回岗位的董钦威,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当日17时23分,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公安事业,生命定格在58岁。

“咋也想不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发言”阿城北站派出所所长杨川江说道,老董大局观强,所里开会时总是第一个表态、第一个落实,给年轻人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师傅还没有亲眼看见我穿上警服的样子”听到董钦威牺牲的消息,曾在帽儿山警务区工作过的辅警白明德难掩悲痛,“是师傅主动承担了很多属于我的工作,让我集中精力备考。现在,我已是巴彦县公安局的一名公安民警,可师傅再也看不到了……”。

在战友眼里 他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从未减退

1988年,刚入警的董钦威被分配到有着“龙江第一所”之称的哈尔滨站派出所。当时哈尔滨站治安复杂,旅财案件多发,董钦威就常常放弃休班,跟着老同志一起“打现行”。

“一个外号叫“郝五”的老贼,用两个手指间夹着一个月牙刀片,划破旅客衣物窃取钱财,隐蔽性极强”曾经的同事于春海至今记得,当时哈尔滨站曾发生多起同样手段窃取旅客财物案件,目标锁定“郝五”,但因抓不到现行始终无法将其缉拿归案。

执着的董钦威连续跟踪“郝五”五天五夜,在他把刀片伸向旅客的瞬间将其抓获,由此破获积案百余起,打掉了一个盘踞在车站周边的盗窃团伙。

董钦威对每一起由他负责的案件都记在心上。1997年8月,安达市发生一名5岁女童被拐案。当时已调到刑警队的董钦威,判断嫌疑人有可能再次乘坐火车返回安达,他在茫茫人海里搜索目标,仅凭一张带有嫌疑人照片的协查通报,50天后亲手将拐卖儿童的罪犯张某抓获。

从警34年,董钦威先后在哈尔滨站、刑警支队、乘警支队等所队工作。在战友的记忆中,无论在哪个岗位,他对工作的热情从来没有减退过。

2018年11月,从乘警队调到尚志南站派出所的董钦威,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帽儿山西警务区工作。警务区距派出所40多公里,成立初期,各种设备设施不完善,生活用水也没有解决。

“老董每次当班,都从车站装满一大桶水带到警务区,就连台灯、手电、加湿器等生活必需品也是他从家里拿的”尚志南站派出所教导员介绍说“只要老董当班,警务区就一尘不染。”董钦威常说,警务区虽小,同样代表着公安机关的形象。

在女儿心里 爸爸爱家人更爱他的职业

“除了工作和看书,爸爸没有别的爱好。要么在单位工作,要么就在家,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女儿董明雯的回忆里,爸爸董钦威既严格又温暖,他凡是要求别人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董明雯说从她上学起,只要爸爸在家,每次自己写作业,爸爸都会陪在旁边,看他自己的书。“直到去世前,爸爸一直保留着看书记笔记的习惯。”在女儿的记忆里,留下来很多妇女同框的温馨画面,有两次被中断的旅行更是令她难忘,也见证了爸爸对职业的挚爱。

一次爸爸休假,一家人坐火车去旅行。碰巧的是,在他们乘坐的车厢有一名罪犯跳窗逃跑,爸爸二话不说就跟着跳下车追了出去……那次旅行,爸爸是在配合单位同事做笔录中度过的,她和妈妈则被爸爸送上了返回家乡的列车。

“爸爸爱管闲事不仅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董明雯还记得,她上小学的时候,一次爸爸用摩托车带着她去郊外,中途看到有很多地方公安封锁村子抓坏人。穿着便服的爸爸, 主动上前帮忙,是他从还在冒烟的烟囱和一个未熄灭的烟头判定嫌疑人没有走远,又配合地方民警在玉米地的茅厕里将嫌疑人抓获。

那时,觉得爸爸很帅,是英雄。可有一次爸爸被处理过的歹徒袭击报复,腹部、腰部被刀刺伤,被120送到医院。那次,是第一次替爸爸担心。

也是唯一的一次,她和妈妈哭着央求爸爸能不能换个工作。爸爸却说“这是个偶然,这点小伤没啥大事,我热爱这份工作,咋干都干不够。”

从那时起,就觉得爸爸是为警察而生的,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了对职业的热爱里。

在徒弟的追忆里 一件件平凡小事温暖激励着他们

“列车上一旦有警情,第一时间把装备带齐,再快速赶赴现场”王凯始终忘不了师傅董钦威的教诲。2016年8月,王凯第一次出乘就是跟着师傅,值乘被誉为“穿越”四季的Z114次列车。从哈尔滨至海口,师傅一一告诉他哪是重点时段、哪里是重点区段,手把手教会了他怎么防范、如何在列车上缉毒。不到一年,王凯成长为一名和师傅一样的乘警长。

哈尔滨乘警支队,是董钦威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单位。他先后担当过海口、昆明、广州等方向列车的乘警长,每当遇到新警搭档,都会手把手地传授经验,也带出了多名独挡一面的乘警长。

徒弟赵宏宇记得,一次值乘途中,师傅发现有一个男子行为异常,自己检查了一下并没发现什么。可师傅从男子握紧的右手里查获一包大麻,在他身上搜出3颗摇头丸。师傅告诉我“做了亏心事的人,总会心虚地露出马脚,要善于观察每位乘客的微表情。”

徒弟陶宝玉也有同样的经历,刚入警就跟着董钦威值乘哈尔滨西开往昆明的K728次列车。由于是非公安专业出身,刚上车时对于如何处理案件不摸门,遇到报案或求助的,自己紧张的说话都没底气。师傅手把手地教他取笔录、做材料,现场教学。

“没有师傅那根无形“小鞭子”的敲打,我也不会有今天。”对陶宝玉影响至深,让他心存感激的还有一件事。当师傅知道他是法学硕士时,就鼓励他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还主动承担了车上大量的巡视工作。倍受激励的宝玉当年就拿下了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尚志南站帽儿山警务区的辅警小白明德身上。在董钦威的鼓励下,2021年已通过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

这样的小事数不胜数。只要当班,董钦威就承包了警务区的一日三餐,给巡线晚归的辅警做宵夜,为岗亭里的护路队员送水,帮年轻队员拆洗被褥……

董钦威不仅在生活上给年轻人关爱,更用自己的言行时时提醒他们,着装要干净整洁,服务旅客要有精气神。因为形象不但是自己的,更代表着广大人民警察。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