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号固体发动机助推长征六号改首飞成功

今天傍晚时分,长征六号改遥一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新型号固体发动机助推长征六号改首飞成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3-29 21: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29日电(记者 赵磊)今天傍晚时分,长征六号改遥一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浦江二号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六号改是我国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采用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设计。火箭捆绑的四枚分段式固体助推发动机由航天科技四院自主研制,均为首次上天飞行,实现了我国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的重大突破,试验的成功标志着固体动力进入了中国主流运载火箭领域,填补了中国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的多个空白,在中国航天动力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宇航运载火箭以液体动力为主,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长征运载火箭系列中唯一一款纯固体动力火箭,具备灵活发射、快速响应等优势。但其运载能力和规模相对较小。作为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充分结合了固体动力推力大、响应快,液体动力推力稳、比冲高的两者各自优势,首次采用液体芯级捆绑四枚固体助推器,实现了首次“跨界合作”。 其中航天科技四院提供的四枚固体助推器均采用2m/2分段式结构,推力可达120吨,使用维护方便、可靠性高、综合成本较低。同时,通过增减助推器数量获得多种变体构型,可以灵活实现各种推力需要,以满足运载火箭不同的载荷需求。

据悉,固体助推器加液体芯级是国外典型运载火箭动力系统的主要组成方式,已经有数十年的发展历程,长征六号改火箭采用该技术也符合目前国际主流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对丰富完善我国宇航运载火箭的产品谱系,提升航天发射能力、促进商业航天的发展意义重大。

“固体发动机要达到更大推力,必须掌握分段式发动机技术才行!”四院长征六号改固体发动机总设计师王健儒指出。作为实现固体发动机大型化的关键技术,分段对接技术在目前国际上被普遍使用。分段式固体发动机具有推力大、工作时间长,结构尺寸大等特点,是运载火箭实现大起飞推力的有效途径。同时,采用分段技术,可大幅降低发动机技术难度、研制条件、运输等难度以及研制成本。目前,航天科技四院是国内唯一掌握固体发动机分段对接技术的单位。

此次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四枚固体助推器采用的正是2m/2分段固体发动机,这也是四院的分段式固体发动机首次上天飞行、首次实现型号工程化应用,实现了固体运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同时,按照技术发展图谱,航天科技四院更加先进的3.5米分段式发动机后续也将逐步开展型号应用。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