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天津港” 为“宁夏制造”出海再添“黄金通道”

“银川-天津港” 为“宁夏制造”出海再添“黄金通道”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3-29 14: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8日上午10时,伴随着嘹亮的火车汽笛声,满载着枸杞、氨基酸、冶金炉料、化工产品、医药原料等出口货物的86个集装箱的班列从银川南站驶向天津港,抵港后将直接装船海运至日韩、越南、印度、土耳其、荷兰、美国等国家,标志着“银川-天津港”海铁联运通道实现了一单制直达服务。

该班列的开通,是在宁津两地政府部门,银川海关、天津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天津港集团所属的天津外代公司与马士基、地中海、海丰、中外运等航运公司以及兰州铁路局银川货运中心、中铁国际多联公司、银川公铁物流园、宁夏新华物流公司共同合作,为宁夏进出口企业打造的一条高效、集约、绿色的出海新通道。同时,标志着天津港集团以通道建设作为先手棋,在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为推进宁夏外贸产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黄金通道”。

宁夏资源富饶,产业基础雄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冶金、化工、农牧业产业聚集区。近年来,宁夏大力发展九大重点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对外贸易不断增长。天津港是距离宁夏最近的出海口,天津港集团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与宁夏的对接服务,不断强化内陆服务营销网络布局,在宁夏设立了天津港内陆服务营销网络宁甘青蒙区域总部,将港口功能向宁夏延伸,优化开放载体布局,深度拓展开放通道功能,助力宁夏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

天津港宁甘青蒙区域总经理米源介绍,“一单制”海铁联运业务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铁路运输+港口+海运”的分段组合,而是通过对进出口运输全程的整合优化,真正实现了“一个承运单位、一次结算、一份提单、一份保险、一箱到底”的全程联运,避免了传统运输模式的货物换装作业,保证海运箱源和舱位,签发具有物权凭证的联运提单。在降低企业全程物流成本,推动运输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强化物流枢纽基地集聚功能发挥,促进内陆通关和内陆保税物流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色优势。

作为“一单制”海铁联运业务的运营主体,今年以来,天津外代公司认真落实天津港集团部署要求,深入开展“四千行动”,调研70余家宁夏客户企业,持续对接船公司、宁津两地海关和铁路部门,引导更多港口、航运等物流要素向宁夏聚集,精准解决企业国际物流瓶颈困难,将“一单制”海铁服务模式延伸至银川,为宁夏客户企业提供了家门口的一站式服务。

山海情依,陆港互通。在宁津两地政府部门和口岸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天津港集团将进一步强化海运舱位、班列计划、港口服务等环节业务保障,加强海陆港铁联动,努力形成密度更大、辐射范围更广的班列通道,打造双向重进重出多式联运示范品牌,助力宁夏进出口企业走向世界,为宁夏更好融入服务“一带一路”,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水平贡献力量。(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李斌 米源 张春惠 李雅玢)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