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已找到,为何搜寻工作仍在进行?事故调查面临哪些挑战?专家解读→

现场撞击非常猛烈,残骸非常琐碎,分布也比较广,给后期通过残骸来取证的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现场地理环境比较恶劣,撞击地点处于山谷地区,加上长期雨水浸泡,导致土地非常泥泞,对调查员开展工作也带来很多困难。

黑匣子已找到,为何搜寻工作仍在进行?事故调查面临哪些挑战?专家解读→

来源:腾讯微信 2022-03-29 10: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目前,东航MU5735两部黑匣子已找到。接下来,现场搜寻的工作会有哪些变化?黑匣子译码需要多久?事故原因调查面临哪些挑战?在28日晚播出的《新闻1+1》栏目中,白岩松专访“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技术调查组主要专家、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办公室副主任李勇。

  两部黑匣子破损程度如何?

是否会影响原因分析和数据获取?

目前,两部黑匣子已经送到了专业实验室,正在开展相应的译码工作。李勇介绍,正常来说,黑匣子的译码工作只需插上电源,接入专用的译码设备,即可下载数据进行解压并读取。如果黑匣子完好,过程大概需要三四个小时。

但是,两部黑匣子的破损都比较严重。目前发现的黑匣子,事实上是存储芯片的存储单元,由于其外表具有抗坠性,所以保留了下来,而黑匣子的底座已经不见了。

因此,黑匣子拿回实验室之后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还需进行烘干等清洁工作,甚至破拆。如果芯片有问题,后续可能还要再进行修复。目前来看,译码工作的所需时间还很难估计

黑匣子已找到,为何搜寻工作仍在进行?

李勇表示,飞机残骸对事故的调查同样重要。搜寻到更多的飞机残骸并了解其分布,有助于了解飞机落地时的姿态、撞击的角度等

残骸之中还可能隐藏一些重要的证据,如操纵面位置、发动机功率等信息,将来可以和飞行数据记录器的数据进行比对。

此外,对相关视频的搜集分析和对目击证人的访谈,也有助于确定飞机撞地前的姿态和角度等信息。

事故原因调查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李勇介绍,航空器事故调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飞机的试航维修、飞行运行、空中交通管制、天气环境等多个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分析,才能慢慢地抽丝剥茧,必要时还要组织大量的实验验证工作来验证设想。通常来说,国际上一起典型的运输航空事故调查,往往需要长达两年以上。

李勇表示,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本次事故的调查工作还面临三大挑战:

飞机从巡航高度突然下降,没有任何征兆,空中交通管制部门也没有收到任何机组反馈的遇险信息或者反映不正常的信息;

现场撞击非常猛烈,残骸非常琐碎,分布也比较广,给后期通过残骸来取证的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现场地理环境比较恶劣,撞击地点处于山谷地区,加上长期雨水浸泡,导致土地非常泥泞,对调查员开展工作也带来很多困难。

李勇表示,针对这些困难,这次调查应该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但无论如何他和同事们将会竭尽全力,尽快查明事实的原因,给国家、给社会、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更多新闻

两部黑匣子译码工作正在进行,132名遇难者的DNA比对已完成

这里满是鲜花……

监制/徐冰 主编/马文佳

编辑/王瑄

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