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松林坡乡 小香葱闯出大市场

赫章县松林坡乡 小香葱闯出大市场

来源:毕节日报 2022-03-28 17: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2日,记者来到赫章县松林坡乡千亩大坝香葱基地,放眼望去,成畦的香葱郁郁葱葱,数千亩香葱连成一片,犹如给大地铺上一层绿毯,空气中散发着沁人的馨香。

“千亩大坝宽又宽,种上香葱我喜欢;政企合力发展好,群众不愁吃和穿。”欢快的山歌,是产业惠民的真实写照。

扎根山乡圆梦想

好山好水凤来栖。

香葱产业如此受人青睐,是因为引来龙头企业“贵州新农汇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公司负责人周礼贵来自七星关区对坡镇,曾在云南昆明开汽车配件门市部,也兼做香葱生意。

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周礼贵选择赫章县松林坡乡作为投资兴业的最佳之地。“这里地势平坦,坝子连片且水源充足,加上气温适宜,香葱每年可种三季,按每季亩产5000斤,平均每斤2元计算,每年亩产值3万元。”周礼贵说。

2017年12月,香葱基地被列为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园区。为了保证产品品质,周礼贵将基地细分为广州园、长沙园、浙江园、重庆园、上海园5个园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需求精准栽种相关品种,其目的就是种得出、销得畅。

随着种植到清洗加式,储存到销售产业链的延长,公司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在松林坡乡和兴发乡流转土地6000余亩,为两地11个村(社区)1400余人提供家门口务工的机会。

“在这里务工比较自由,家里有事可以先回去,很多老人都来这里采葱。”松林坡乡踏土村踏土组村民张友英说,她家六七亩坝子地每年有流转费3000多元,每月还有近千元的务工收入,手头宽裕了许多。

在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公司还投资3500万元,建成办公场所3000平方米;修建机耕道25公里,购买耕地机20台;建成4000平方米洗葱车间1个、1500立方米冷库两座、1万立方米冷库1座及1000平方米蔬菜分拣中心;购买制冰机3台,建成800平方米制冰厂1座,发展冷链物流线路10余条,基本形成全产业链。   “发展蔬菜产业,既要注重错季发展,还要做好储存保鲜和运输工作。”周礼贵说,精耕多年,基地生产的香葱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

利益联结聚合力

抱团取暖好发展。

“要发展现代化农业,不依靠党组织的力量绝对不行。”松林坡乡党委书记程畅说,引进公司入驻发展,必须配套做好相关服务。

为了统一群众思想,乡党委率先在涉及核心区的6个村成立联合党总支,公司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每5年与农户签订一次土地流转协议,每个周期内逐年按20%比例递增,核心区的6个党支部各以600至1000亩为种植单元,各有效衔接100户脱贫户,形成抱团。“除了核心区,香葱产业还辐射带动18个村(社区)发展。”

松林坡乡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助力香葱产业发展,年均分红20万元给156户脱贫户。同时,县级财政投入300万元,用于基地喷灌、机耕道、沟渠、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年均分红3万元给基地建设所涉及的6个项目村,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

此外,当地100户涉地群众以5万元“特惠贷”入股企业,与公司一起发展。5年来,香葱基地助力增加村集体经济积累99万元,发放群众务工工资7218万元。

龙头企业入驻带动了群众增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积累。但去年公司基地因洪涝灾害造成数百万元的损失。“今年是200万元专项资金使用的第二个合同期,我们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将收益分红比例下调为8%,其中5%作为已脱贫户的利益分配,另3%作为支持公司发展风险金弥补企业损失。如果风调雨顺,企业效益好,我们就将这3%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或滚动发展资金。”程畅说,既然是利益共同体,就要相互支持“反哺”才能形成合力发展。

香葱引领产业旺

盘活资源路宽广。

“公司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全面盘活土地资源,确保土地效益实现最大化。”周礼贵说。

在香葱基地里,种植白葱、小米黑葱、红葱等品种,色彩和粗壮品质均不一。“这些品种都是按照消费者需求划分的,如重庆消费者喜欢吃火锅,就销售粗壮、绿色、味道浓烈的品种;贵阳市民喜欢细小的香葱,我们就满足他们的需求……”周礼贵说,2018年高峰时,公司共销售香葱2.2万吨、产值1.2亿元。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公司瞄准市场潜力,采取将香葱与广东菜心、豌豆尖、有机花菜和生姜等进行轮作,在主打香葱品牌的同时,打捆推出系列蔬菜品种,既满足市场消费的多样化需求,又拓宽了增收渠道。

协助周礼贵负责公司生产经营的胡井成表示,他们栽种的豌豆尖还销往香港市场,价格高时每公斤售价200多元。目前,在采收香葱的同时,1200亩菜心已采收结束,500亩豌豆尖进入采收期,1000亩有机花菜正在移栽秧苗,1000亩生姜进入种子催芽阶段。

站在希望的田野上,周礼贵谋划着未来,“下一步,我们将陆续筹建加工厂,生产脱水香葱、姜糖、姜片和泡菜等,提高蔬菜附加值。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优化生产流程,辐射带动更多群众发展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责任编辑:徐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