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勇于突破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我国投入运行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从屈指可数增加到50多个,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突破能力大幅提升,为伟大变革、筑梦强国奠定新基。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勇于突破 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央视网 2022-03-25 08: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奋斗的基点是自力更生,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不断突破,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海拔4410米的四川稻城海子山上,世界上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正在进行新一轮科学观测。而它的核心部件,也就是能让观测设备更加“耳聪目明”的光电倍增管已经实现全部国产化。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自主生产这一核心器件在十年前还只是一个大胆的设想。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但是无法一蹴而就。一个小小的高能物理实验通用部件——光电倍增管成为了亟待自主创新的关键点。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提出,必须树立雄心、奋起直追,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这句话给高能物理所团队极大的鼓舞。为早日解决大型科研装置中核心技术问题,高能物理所加快研发,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光电倍增管。

2020年,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联合攻关,15000只国产20英寸光电倍增管生产完成,准备使用在我国第二代中微子实验——江门中微子实验中。仅这一项,就比采购国外设备节省数亿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上不断创新,勇于突破。创下中国最深载人深潜纪录的奋斗者号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在材料、声学等领域均取得了前沿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完成,核心部件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中国科学院“80后”科学家金魁用近6年时间,带领团队制作了世界上最尖端的材料基因实验设备,揭示了一个十年未解的高温超导定量化物理规律。

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也有赖于国家投入的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10240亿元增长到2021年27900亿元,其中基础研究投入从498亿元增长到超过1600亿元,是十年前的3.4倍。我国投入运行和在建的大科学装置从屈指可数增加到50多个,基础研究和战略前沿突破能力大幅提升,为伟大变革、筑梦强国奠定新基。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