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减证便民”,电子证照互认互通,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3-23 11:04
2022-03-23 11: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继《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发布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多次发文强调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那么,过去一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各地区践行压减涉企审批手续和办理时限,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和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工作方面取得哪些成效?未来发展又如何发力?

近日,南平的吴女士在南平行政服务中心预办理事宜,取号时发现忘记带身份证,便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询问 “您好,我忘记带身份证如何取号排队?”,工作人员让吴女士使用支付宝扫码,应用网络身份凭证,成功扫码实名取号办理业务。吴女士说:“身份证随身带怕丢失,一有急事就容易忘记,电子证照应用扫码授权,本来要跑好几趟费时费力的差事轻松的办好了。”

像吴女士这样感受到电子证照带来的便利并非个例。在武汉,杨先生向我们讲述了电子证照给企业办公带来的“利好”,企业经办人杨先生说“以往老旧的工程项目的审批流程繁琐且要准备众多申请材料,现在将电子证照应用于工程建设审批事项,减少31类工程建设申请材料,如今办起事情方便很多,切实为企业降成本、增便利。” 在青岛,王先生向我们展示了自己的“电子驾驶证”并说“我换车老是容易把驾驶证落在另一辆车上,电子驾驶证普及后对我们驾驶员真的太实用了!”

据了解,以上为企业和群众带来“福利”的承建单位是国家电子证照标准组组长单位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威软件”),办事群众可以通过预约后生成的“一码通办”二维码,进行扫码取排队号、续办业务、获取个人电子证照、查询办件进度、查看受理和获取结果材料、扫码取件等功能,实现“一事一码”“一人一码”,大幅提升办事效率。同时根据群众需求不断丰富其他应用场景,例如在衢州,几乎全市的行政审批事项都可以调用电子证照;在莆田,行政审批中电子证照应用率达到80%;在长沙,依托湖南公安服务平台,打造“电子驾驶证”应用;在青岛,实现群众通过青岛公安民生警务平台申请办理、开具、查询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应用,都响应了相关电子证照普遍使用的政策号召。政府部门能够通过电子证照共享方式对关联信息进行查询、核验的,不再要求个人提供实体证照或纸质复印件,推动办事所需相关信息免填写,得到众多民众和企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进一步了解南威软件从2009年开始负责福建省电子证照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子证照产品技术研究和推广的企业。2016年福建省电子证照共享服务平台被中央网信办列为全国试点示范项目。电子证照是支撑“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作为国家电子证照建设的基础标准,由电子证照标准组组长南威软件主导制定的《电子证照总体技术框架》等六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对我国目前各地电子证照库的规划建设,证照目录的建立,证照文件格式的统一、证照数据的共享和利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