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宁夏2022年《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主题宣传活动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提升宁夏市民节水文明素养,提高节水观念意识,引导市民自觉自愿地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同时将宁夏深入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持续推进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据了解,宁夏深处西北内陆,3/4的国土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宁夏多年平均降水量289毫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国家限量分配的过境黄河水。为了解决日益凸显的缺水问题,宁夏党委、政府始终把节水作为破解宁夏水资源制约瓶颈的重要举措。
通过现场图文介绍,市民了解了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宁夏水资源现状的节水知识和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公民节水行为规范有奖问答”环节,学习掌握了《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
本次“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系列活动除了3月22日举办的现场宣传活动之外,随着四项节水工作的开启,后续将深入宁夏各高校扩大宣传。与此同时,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家庭和银川市节水家庭评选活动和2022年宁夏高校节水专项行动也将有序展开。
银川市节约用水服务中心主任张延祝介绍,银川市《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也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当天正式颁布实施。“之所以将《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放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就是为了倡导广大的市民、干部、职工,节水要从身边做起,科学节水控水,打好银川市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
银川市民王新英在活动现场中参观了宣传画报、宣传展板等,她表示,在日常生活中,她都会节约用水,淘米水浇花,洗衣服的水冲马桶,用水后及时关掉水龙头,她呼吁,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
活动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明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宁夏回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宁夏回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妇联、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银川市人民政府、银川市水务局和银川市节约用水服务中心共同主办。(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薛睿 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