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大皇: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历久弥香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3-21 11:43
2022-03-21 11: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留存的特殊记忆,它不仅弘扬了城市的传统文化,更打响了城市的品牌,助力了城市的新发展。永康铸铁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产品坚固实用,精致美观,是研究社会发展史的宝贵遗产。作为铸铁技艺金华级非物质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炊大皇的创始人王林兴,早在1960年便开始和父亲王木央走南闯北,凭着一挑担子、一手补锅的技艺,与锅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1983年研发的第一口铸造老铁锅,到1997年与东南大学孔宪中教授研究的全国第一口防癌硒铁锅,并获得发明专利,再到现如今具备年产能1500万只炊具产品的能力,炊大皇除了先后斩获国家高新技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并于2019年11月获得金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颁发的“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荣誉,一次又一次向全社会展示了企业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创新活力。

据悉,传统的永康铸铁以铸造日用铁锅、铁壶及其生活、生产用具为主。永康铸铁有铸型制作、起炉、浇铸、落砂或起模、清理和修饰等工序,工艺严谨、选料精良、产品富有地方特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我们不仅将非遗技艺进行了传承,还在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和融合上取得了新成效。例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我们加大了研发创新力度,新增了一流制造设备,对落后的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造,相继研发出使用寿命长、不粘效果翻倍、导热出众的健康炒锅,一经上市,便受到强烈好评。”炊大皇研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从长期来看,随着科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速了厨电的更新换代,对炊具的质量、性能也提出了多高要求。对于未来,炊大皇将继续秉承“让中华美食走向世界”的美好使命,把更多、更好的传统文化融入制造中,并不断进行升级,探索出一条具有企业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