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逐步推动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等向环京地区延伸服务,进一步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同时,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12号线、17号线、13号线扩能提升等一批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建设,这些线路将于“十四五”期间建成。《规划》在加快京津冀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方面重点安排了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协同治理和能源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任务,加强京津冀区域、中心城与平原新城等区域的快速联系。
本报讯(记者 王斌)3月3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十四五”期间,北京将逐步推动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等向环京地区延伸服务,进一步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同时,北京地铁3号线一期、12号线、17号线、13号线扩能提升等一批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建设,这些线路将于“十四五”期间建成。规划到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将达到1600公里,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两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
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介绍,《规划》共安排五方面20项任务,包括加快京津冀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建立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强化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保障、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着力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品质。《规划》明确,到2025年,北京基础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完善,绿色集约、智慧精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品质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主干构架基本形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截至“十三五”末,本市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达到1092公里。《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力争达到1000公里,市郊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600公里。
发布会上,来现余列举了几个轨道交通建设的重点项目。其中包括,本市将加快建成3号线一期、12号线、17号线、13号线扩能提升等一批项目,不断完善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同时,加快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计划,实施市域(郊)铁路建设行动计划,下一步将推进启动11号线一期、19号线北延、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东北环线整体提升等项目建设。另外,在城市副中心区域,将加快推进M101线等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我们计划围绕轨道交通M101线等重点线路,进一步强化新建线路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实现‘轨道引领城市发展’理念落地。”来现余说。
放眼京津冀,“十四五”时期将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两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一小时通勤圈。来现余表示,全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跳出北京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推动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现代化都市圈。
《规划》在加快京津冀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方面重点安排了交通互联互通、生态协同治理和能源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任务。比如,交通体系中的交通通道与换乘枢纽一体化推进,通过安排轨道交通等快速公共交通方式,加强京津冀区域、中心城与平原新城等区域的快速联系。
同时,通过综合交通枢纽对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接驳换乘提供有力保障,实施京港台高铁(丰雄商段)工程、加快京唐城际等区域城际铁路建设,逐步推动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等向环京地区延伸服务,建成城市副中心站、北京丰台站等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巩固提升“轨道上的京津冀”。
重点
北京启动建设1000公里“森林步道”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周庆生介绍,“十四五”时期,全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7平方米,全市森林蓄积量3450万立方米,林地绿地年碳汇量1000万吨。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首都绿色发展的新蓝图随着《规划》徐徐展开。为完成上述目标,既有京津冀层面的重点任务,包括开展环京绿色生态带建设,共建张承地区生态水源林等;也有全市层面的工作,包括新增平原地区造林16万亩,千亩片林累计达到300处以上、万亩片林累计达到40处以上;还有各区层面的任务,规划到2025年前,除核心区外,各区全部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引领京津冀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东城区和西城区则要建设宁静宜居的花园式核心区。同时,本市将大尺度森林绿化与小微绿地建设相结合。每个平原新城要实现至少有一处千亩以上城市森林,千亩片林累计达到300处以上、万亩片林累计达到40处以上;还要建设50处口袋公园及小微绿地,建设50处小微湿地。
值得一提的是,“十四五”时期,北京将启动森林步道建设。周庆生介绍,森林步道依托山区森林资源,以自然踏成的小径为建设基础,为市民提供以徒步为主的线性通道。“目前,市园林绿化局和市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北京市绿道系统规划研究,初步提出了北京森林步道的建设方案。包括一条100公里串联山区平原的森林游憩道、10条森林马拉松步道、100条10公里健身步道、1000条3-5公里的迷你步道。”周庆生说,按照计划,“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建设森林步道1000公里。通过森林步道的建设,使现有森林生态系统更加连通、服务功能更强,满足市民的休闲、健身功能,让市民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增加大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主城区积水点将实现“动态清零”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将开展积水内涝防治,构建“源头消减、管网输送、蓄洪削峰、超标应急”的内涝防治体系,解决“城市看海”问题。规划到“十四五”期末,本市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率达到40%以上,主城区积水点实现动态清零。
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伊锋介绍,《规划》还提出,到2025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以内,生产生活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年开采量力争降至14亿立方米左右。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保障系数超过1.3,全市供水能力达到1000万立方米/日。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河湖水生态状况持续改善。据介绍,北京将全面实施《北京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建立完善水要素规划体系。积极推动多元外调水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多水源共济配置及调度工程体系。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藏水于地、蓄水于库。完成骨干堤防达标治理、推进重点防洪工程和重点蓄滞洪区建设,基本建成“通州堰”防洪工程体系。
同时,加快城镇供水厂及管网建设,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推动实现农村供水专业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供水信息化和智慧化管理水平。继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好第三个治污三年行动方案,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开展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的溢流污染控制,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
本组文/本报记者 王斌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