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中美“上海公报”精神的现实意义

公报确立了两国发展相互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标志着中美关系迈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国际观察:中美“上海公报”精神的现实意义

2022-02-28 13: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50年前的今天,在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公报确立了两国发展相互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标志着中美关系迈出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

彼时,中美尚未建交,两国此前长期隔绝、对立。1972年2月21日,在周恩来总理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尼克松发表祝酒词时这样说:“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我们讨论我们的分歧的时候,我们哪一方都不会在我们的原则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尼克松祝酒词的核心精神与中国外交一直倡导的“求同存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真实地反映出中美两国决策者为跨越对抗的鸿沟而展现出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出色的外交智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度与美国处于隔绝状态。此后近20年,以敌视、对抗作为主线的中美关系令矛盾在对抗中被固化,并衍生出新的问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在东亚地区进行的直接和间接的军事较量和部署,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和封锁等问题,最终联结成阻碍中美接近的对抗体系。这些矛盾反映了当时中美从政治、军事、经济到思想层面的全方位对抗,也反映了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要面临的重大阻力。

即便如此,中美在安全战略领域的共同需求,还是压倒了意识形态的分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事实上,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都离不开战略需求的推动作用。这是中美关系中蕴含的重要外交规律。换言之,在外交的逻辑下,对抗并不是中美关系的宿命,两国实际上都具备塑造双边关系的强大力量和转圜空间。更具体而言,两国的外交决策者,可以改变自己的认知,并发挥能动性,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双边关系的进程。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近日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时指出,“中美有竞争也有合作,不能简单用竞争定义双边关系。”可以说,有太多的因素可以促进中美关系,也有太多的因素可以伤害中美关系,但战略维度的共同利益才是决定要素。一旦战略合作被剥离出双边关系,即便是经贸这一传统压舱石,都无法弥合意识形态的分歧。王毅指出,“‘上海公报’精神对今天的中美关系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何理性看待两国固有差异,如何管控分歧,重塑战略交集,正是这个时代需要两个大国提交的答卷。

(作者是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副教授)

(责编:崔译戈、常红)

(樊超)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