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嬗变为时代幸福增暖色

不同的春运记忆镌刻着时代前行的印记,是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记录着独属于每个时代发展变革、突破创新的勇气和毅力。

春运嬗变为时代幸福增暖色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2-25 10:3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期40天的2022年春运已落幕,返乡的喜悦、出发的憧憬一个个“春运表情”,映射出流动中国的最美图景。

“春运”一词有据可查能追溯至195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向大江南北,经济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背井离乡逐梦都市。而家是中国人割舍不掉的乡愁和港湾,回家过年则是慰藉一年辛劳的盛事。因此,规模大、周期性、交通高峰的春运,成为“季节限定”高频词。

岁月不居,春运嬗变,在春运与时代同频同振中,强国“先行官”在其中绘就温馨、智慧之路。其中,全国铁路营业里程截至2021年底已突破15万公里,高铁超过4万公里,“八横八纵”高铁网加密成型。高铁“贴”地飞行、“一日一图”、网络购票、网络订餐、刷脸进站、智能客服机等铁路科技、服务优化升级,让“一票难求”“摩托车大军”等成为过去式。驰骋31个省区市的复兴号,填补高铁路网末梢的“小慢车”“高铁无轨站”,“返乡专列”“务工专列”“学生专列”“高铁+公交”等多元化服务,让曾经春运“囧途漫漫”,蝶变为平安、温馨、有序,出行体验更美好。

这些春运变迁,印证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经济腾飞,铁路发展随之翻天覆地,高铁逐渐成为春运主力军。透过中国高铁的成长,能看到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的缩影。从引进、吸收、创新,到自主研发,“和谐号”“复兴号”“智能型复兴号”相继问世,愈发成熟的研发体系、运维模式和自主创新技术,奠定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基础。中老铁路上奔驰的“澜沧号”动车组,让高铁这一张“中国名片”越来越靓丽。

从平均时速43公里的“绿皮车”,到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不断提速的车轮,让每一个普通人切身的体会到春运之变、铁路之变,而巨变背后隐藏着几代铁路人“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不变初心。拉林铁路、朝凌高铁、张吉怀高铁、沈佳高铁牡佳段、阿克苏至阿拉尔铁路等多条新线春运“首秀”亮眼,在提升运输能力、服务区域经济和便捷民众出行的同时,映照出“逢山开山,遇水架桥”等铁路精神谱系。刚刚过去的春运,既有乘坐“瑞雪迎春”智能型复兴号实时观看冬奥直播的速度与激情,又有鸡鸭猪羊可上车、“公交式”招手即停的81对慢火车的脉脉温情。春运的变与不变、快与慢,彰显铁路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的责任担当。

不同的春运记忆镌刻着时代前行的印记,是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记录着独属于每个时代发展变革、突破创新的勇气和毅力。而今年春运的流动图景,无疑映照出新时代暖底色,人们正向美好幸福中走去。

(蒋莹)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