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检两“兄弟”的最后一个春运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2-22 16:15
2022-02-22 16: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俗话说,兄弟齐心,其力断金。

在广铁集团广州车辆段广州客列检车间,有这样两个列检人,他们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长期在一起拍档,他们都把对方当成自己的“亲兄弟”。他们究竟是谁呢?他们就是列检人谢伟明、黄国龙。因为工作配合好、感情深,被班组同事亲切称为列检“两兄弟”。班前,他们会在车间大门的凉亭小憩,一起畅谈自己对退休生活的规划。两人相聊甚欢,直到班组点名会才结束。班后,两人休息时候,会聚在一起喝茶聊天,聊聊工作生活中的趣事。

每年春运,对于列检人来说都是一场“考验”。2022年春运期间,由于班组生产布局的调整,检三班谢伟明调入检二班。虽然两人身在不同班组,但是他们的联系从来没有中断,相反比以前联系更加紧密了。由于站检班组实行的是倒班制,两人在不同班组,能够在班组交班的时候碰到实属不易。尽管春运期间作业强度较大,两人遇上合适的时机还是会选择在一起小聚。

2022年2月17日下午,广州站站场上阴晴不定,天空中不时飘点小雨。但是没有抵挡列检人奋战春运的热情。13点50分,8次列车进入广州站6道,检二班谢伟明已经在6道南头接车位置等候多时。只见他连忙用对讲机,喊北头人员谢耒是否到位。待对讲机那头谢耒有回应后,谢伟明连忙用检车锤四十五度斜向下对手信号并在站台侧上信号红旗。并按要求完成解开防尘堵链、打开车辆尾部风管排水除尘、上车核对尾部风压、安装试风试风记录仪,待尾部风压达到规定值时,他又连忙向北头作业人员谢耒传递上闸信号。

谢伟明用检车锤上手信号 拍摄:丁阳华

当列车上闸时,谢伟明径直走到尾部最后一个车的中部,查看制定缓解指示器,并跨轨检查内侧闸片是否贴近制动欧盘。当列车缓解时,谢伟明又一次严格落实“规定动作”。14点整,作业完毕,谢伟明用信号红旗给车辆尾部拍照。

谢伟明用信号红旗对车辆尾部进行拍照 拍摄:丁阳华

“尽管今年春运气温偏低,但是我们作为列检人,要时刻保持奋战春运的热情,站好每一班岗。今年是我的最后一个春运,我不能松懈,还要继续严格落实岗位作业标准,坚决保住旅客列车的安全。”谈及最后一个春运,列检人谢伟明动情地说道。

相对谢伟明的“话痨”,退伍军人出身的黄国龙平常工作时话语并不多。工作中,他发扬老兵艰苦奋斗的精神,保持说干就要干到最好的工作作风,认真落实好每一个作业标准,精细检修好每一趟列车,确保旅客列车安全正点驶出广州站。

2022年2月17日夜晚,广州站上空天色微暗。检三班黄国龙在广州站台上与刚下白班的谢伟明碰面,只是寒暄了几句,就沿着广州站1道站台径直走到南待检室。18点20分,黄国龙接到值班员作业6道K85 的通知,立刻用对讲机回应值班员的叫班通知,并快速换好雨衣,戴好工具包,拿起检车锤、信号红灯,前往广州站6道南头接车点。18点22分,K85次旅客列车驶入广州站6道。18点24分,黄国龙用手电筒对完手信号后,立即将信号红灯挂在车辆反站台侧。

黄国龙上信号红灯开始作业 拍摄:丁阳华

尽管广州站战场上雨势越来越大,但黄国龙丝毫没有受天气干扰,只见他穿梭在站台侧与反站台侧,将供电钥匙交接、连接机车与机后第一个车辆的风管、摘挂电力连接线等一连贯动作完成得“一气呵成”。18点42分,黄国龙站在广州站6道送车点目送K85旅客列车的离开。

  检三班黄国龙在广州站6道送车 拍摄:丁阳华

谈及最后一个春运,黄国龙这样告诉笔者:“自1987年入路以来,是铁路养育了我一大家子,总体来说铁路对我是有恩的。最后一个春运,我仍然会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不待扬鞭自奋蹄。面对最后一个春运,两“兄弟”黄国龙、谢伟明都秉着“检车人、修车人,时刻想着坐车人”的理念,认认真真检修好每一趟旅客列车,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正让旅客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丁阳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