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的橙到一群人的橙。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目标!”云南褚氏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褚一斌说。
正月初十的清晨,天还没亮,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褚橙庄园的“二环路”上,已有成群结队的晨跑者。这么多人加入晨跑,意味着褚氏农业每年为期两周的总结会正式开始了。
2022年新春的情况并不容乐观,刚进入新年,新平基地和龙陵基地就不同程度遭遇了冰雹,损失了2000多吨沃柑。但这些并没有影响褚一斌和团队的信心,这次年会,对褚氏农业来说意义重大。
从2002年褚一斌的父亲带人在此垦荒种下树苗开始,20年过去了,褚氏农业完成了“一个人的橙”的品牌沉淀。接下来的20年,褚一斌和团队要一起完成“一群人的橙”的转变。
褚氏农业2021年终总结动员会。
2002年,父亲在这片曾经的荒山上看到了种植业的希望。他开创了一个品牌,成就了古稀之年低谷反弹的励志传奇和一代企业家的公众记忆。2014年,51岁的褚一斌放弃在国外的工作和生活,回到新平,选择与父亲站在一起,当一个农民。
“在那洛村的第一个晚上,村主任把会计的床让给我。躺下去的时候,我问自己,我能不能坚持下来?我能不能行?从农村、以一个农民的身份重新再出发?”褚一斌回忆。
之后,他很少再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因为有太多的事物需要他去学习和面对。来自土地的、市场的、家庭内部的,每厘清一个部分,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也会给他一次回答。
2018年,在褚一斌的努力下,当初的金泰果品和后来的恒冠泰达合起来,成立了褚氏农业。
“从2002年我父亲带着寥寥数人开始来到这片荒山,种下第一批橙树,直到我正式接管,褚氏农业的品牌和产品走到了一个高点。我和我的团队从这个高点出发,所以我们战战兢兢,生怕出一点问题,整个公司只能用‘疲于奔命’来形容。我一直在想的是,要怎样才能既不至于‘疲于奔命’地守住高点,又能更进一步。”褚一斌说。
从一个人的橙,到一群人的橙
当时,老基地产品品质面临标准化提升,龙陵基地又刚刚投产,选果厂和销售是临时组成的队伍,新兵打大仗,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就连包装物料这些不该出问题的地方都出现了问题。其中,产品的标准化,是褚一斌团队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2019是褚氏农业产品标准化的深入探索之年。面对客户对产品标准的困惑,褚一斌咬牙借钱建设了选果厂。四月开始找厂房做设计、十月上旬试机、十一月正式投入运营。这场硬仗效率之高,让褚一斌看到了团队的力量。
也是从这时起,“一群人的橙”的理念在他心里扎根。
“我毕竟不是我的父亲,他能创造的我可能创造不了,但依靠大家的力量,我相信行。”褚一斌说。
之前,老基地的管理人员凭经验判断,单日采果量上限是800吨,认为超过这个量就要出问题。但是在2021年,采果期间遇到了近10多年来罕见的连续降雨,为了不让一年辛苦努力的成果在最后阶段出问题,褚氏农业全体上下一起和农户一起想各种办法克服困难,使单日采果量峰值达到1500多吨,且没有出现品质问题;同时,选果厂、财务部和销售部门,也夜以继日工作,并没有出现之前所担心的堵塞问题。
依靠团队的力量,在尊重过去,尊重习惯,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褚氏农业再一次取得了突破。
从褚氏农业2021年的销售数据来看,褚橙和云冠橙的整体取得了大的突破。
看得懂企业在做什么,我又可以做什么
2020年刚开年,疫情袭来,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但农业是以自然气候为主导的,无法因疫情按下暂停键。褚氏农业的员工在自愿的情况下,全部集中到褚橙庄园自我隔离,关起门来管理果树,一起总结、讨论未来怎么办。也是从2020年开始,褚氏农业形成了年会制度,并组建了一个年轻的酒店运营小团队,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将褚橙庄园做到游客最喜爱的新平县酒店排名第一。
站在高点出发,在这个基础上怎么进步,如果不深度思考和探索,那真的只能疲于奔命。
公司在2018年定了上市的计划,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也必须用一套社会化的、法治性的标准来倒逼公司透明化。
“过去,我们有一段时间停留在‘感觉式’的松散管理模式下,缺乏数字化、缺乏标准和定量,也缺乏科学的依据。很多人也在质疑‘我为什么会这样?他为什么能那样?’这两年我们在尝试着用一个数字、一种标准去表达,清楚地告诉大家为什么你是这样,他是那样。”褚一斌说。
这样一个团队,大部分是农民,有的人连基础的文字表达都困难,有的人又处在学术界的顶端,但依然要把这一群人融合在一起共同去解决不同的问题,这个融合是困难的,但褚一斌有信心去面对。
做标准化、透明化的公司,让大家尽可能都看得懂企业在做什么,未来要做什么。用一种相对生态的模式让大家在产业中得到成长、让每个人都能获得理想的收益,同时能够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让农业从业者“兜里有钱、脸上有光”。
褚一斌觉得,这对于做“一群人的橙”很重要。
后记:
离开的时候,看到早春的阳光下,褚氏农业各基地的骨干和张福锁院士“褚橙科技小院”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已经开始工作,褚橙庄园的果树上已经冒出了花蕾,因为基础工作做得扎实,它们并未因年初的冰雹受到影响,花蕾跟基地管理人员和农户一起,铆足了劲等待绽放。
(云南网记者 李洁 通讯员 健行)
(李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