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艺术+数字科技——开幕式“水墨冰立方”的背后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冰雪五环”章节中,有一个以水墨动画方式呈现的“冰立方”。对于能够用所思、所学助力冬奥会开幕式动画设计,在全世界面前以“水墨艺术+数字科技”将中国文化融入经典场景,大家感到无比荣幸、骄傲。

水墨艺术+数字科技——开幕式“水墨冰立方”的背后

来源:新华网 2022-02-05 07: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冰雪五环”章节中,有一个以水墨动画方式呈现的“冰立方”。这一中国文化与数字科技的巧妙结合如何实现?

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图为开幕式上的“冰雪五环”环节。新华社记者武巍摄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高妍玫教授介绍,2021年11月12日,该校数字水墨动画创新设计团队接到一项重要任务:以“水墨艺术+数字科技”方式呈现开幕式“冰立方”运动主题动画。

按照张艺谋导演“以水墨形式赋予人物传统质感和生命精神”的要求,团队对动画内容中表现的历届冬奥会运动项目进行人形定帧,并尝试通过宣纸水墨手绘和数字水墨笔刷两种形式进行视觉描绘。

最终,通过在近2000张宣纸上用毛笔进行人形绘制、在超过1万张纸上进行毛笔书法练习后,团队运用中国传统“观象取意”方法提炼出运动人形内在的“神情”“妙意”。

2022年1月,按照国际奥委会观摩意见和张艺谋导演“突出书法书写质感”的修改要求,团队强化水墨人形制作的“力量感”“书写感”。在测试近千张的纸质效果、绘制近三万帧数字动画后,数字笔刷被赋予毛笔字“骨气雄强、飞动之态”的“内力”,同时确保动画中运动动态的高度流畅和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

高妍玫介绍,团队主要成员为“00后”研究生,为参与动画设计奋战了80多个不眠之夜,先后做出七版调整。对于能够用所思、所学助力冬奥会开幕式动画设计,在全世界面前以“水墨艺术+数字科技”将中国文化融入经典场景,大家感到无比荣幸、骄傲。

(张骁)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