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城:白羽鸡变身“金凤凰”

(宋敏涛 杨雅淇)隆冬时节寒意正浓,河北省大城县大尚屯镇小阜村张景宴的鸡舍里,正一派热火朝天的维修、改造场面。临近春节,张景晏的妻子忙着收拾屋子、置办年货,而张景晏趁空档期赶紧把鸡舍重装一下。

河北大城:白羽鸡变身“金凤凰”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1-29 20: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新春走基层)河北大城:白羽鸡变身“金凤凰”

中新网廊坊1月29日电 (宋敏涛 杨雅淇)隆冬时节寒意正浓,河北省大城县大尚屯镇小阜村张景宴的鸡舍里,正一派热火朝天的维修、改造场面。“鸡舍中间的位置一定要多加几根立柱,这样才能顶得住大风雪。”29日,张景宴在鸡舍内,再三叮嘱工人确保鸡舍的耐用性和抗风性。

临近春节,张景晏的妻子忙着收拾屋子、置办年货,而张景晏趁空档期赶紧把鸡舍重装一下。“加固鸡舍、增添设备、全面消杀,一步都不能落下,不然赶不上年后的第一波雏鸡入栏。”恰逢春节前期需求旺盛,张景晏上个月已把饲养的3.8万只白羽鸡全部出栏。

图为技术人员到张景晏的鸡舍进行现场帮扶指导。刘亮 摄

“立柱要加粗的,每组鸡笼上增加一组航车式喂料机,每一层鸡笼、每一道食槽都要全面清理……”在张景晏的笔记本上,记录着鸡舍改造需要进行的所有相关事宜,也记录着每一笔开销的费用。根据张景晏计算,这次鸡舍改造提升预计要投入6万多元。

张景晏对白羽鸡的照顾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精细,冷了增暖、热了通风,关注鸡舍内的温度,保证白羽鸡能在最舒适的环境中生长。“它们的生活环境比我的还好呢,干净整洁、恒温恒湿。”张景晏打趣道,他平时除了睡觉几乎都在鸡舍里,从凌晨天不亮一直忙到晚上天黑。

如今满脸笑意的张景晏,跟6年前的他判若两人。今年53岁的张景晏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后来又患有类风湿,长期吃药治疗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加上两个孩子上大学,生活很艰难。“当时全家的开销,只能靠妻子打工和种几亩地维持。”说起从前,张景晏满是对妻子的愧疚。

  图为张景晏查看改造完成后鸡舍内的食槽。 刘亮 摄

2017年,张景晏的家庭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一系列政策落地生效,生活渐渐有了起色。风湿见好后,他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家庭养殖摘掉自己贫困的帽子,于2018年底拿到5万元的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和10万元的初创贷款,并和扶贫企业河北康达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签订肉鸡养殖合同。

机会就在眼前,说干就干。2019年,张景宴在小阜村租了一块地建立起两座鸡舍,可容纳近4万只白羽鸡。“公司全程提供技术、雏鸡、饲料,并负责回收肉鸡。有了全面保障,心里踏实。”张景宴回忆说,第一批金黄色的雏鸡入栏时,他既紧张又激动,就像看到了一只只“小金凤凰”落到了自己家。

“从金黄色的小雏鸡长成身体壮硕的成鸡,需要42到45天。两个鸡舍每批出栏白羽鸡近4万只,每年出栏6批左右,每批收入平均8万元左右,除去鸡舍维护、设备更新和工人工资等开销,每年赚的钱真是不少。”即便是粗略地计算都让张景晏乐得合不拢嘴。

在张景宴眼里,出栏的白羽鸡就是长大的“金凤凰”,给他带来了美好生活。“我要预定4万只雏鸡,年后入栏。”根据鸡舍维修改造的进度,张景宴赶紧与河北康达畜禽养殖有限公司进行沟通,订下了年后的第一笔订单。

张景宴盘算着,想扩大养殖规模,再建两个大规模的鸡舍。“这样的事情,放在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现在日子好了,也没有什么负担,就想着把自己的养殖事业做大点,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完)

(宋敏涛 杨雅淇)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