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是学生的‘第二层皮肤’,质量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样式也影响着学生的形象和气质养成。应统筹联动协会和企业的智慧力量,促进校服采购逐步走向市场化、规则化、透明化。”近日,湖北省政协委员、武汉市江岸区工商联主席王辉光建议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校服采购,进一步提升湖北地区校服质量与管理水平。
王辉光提到,近年来,湖北本地积极推进校服采购及质量监管工作。无论是护航校服质量进校园的“你点我检”活动,还是武汉市开展冬装校服选用采购试点工作,均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果,获得各方认可。但也存在校服需求与供给水平不够匹配等问题。
“为更好地规范校服采购,进一步提升湖北地区校服质量与管理水平,应厘清校服采购中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委会/家长的职责、角色和定位。”王辉光建议,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在校服采购中应充分发挥指导和监督职责,包括:发布校服采购规范流程;制定招标文件、评分标准、采购合同参考模板;设置校服质量评审专家库;明确校服质量标准及检测规则;监督采购流程,公布接受投诉电话或其他方式;建立校服采购诚信建设体系和“黑名单”制度等。
其次,学校在校服采购中应履行组织和管理职责,包括:协调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成立校服采购工作小组,制定工作纪律、制作采购相关文件;校方根据学校自身文化,对校服款式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家长和学生到展示现场了解信息;组织工作小组到企业实地考察;公示采购流程和选定供应商等。
最后,家长委员会在校服采购中应发挥市场主体地位,包括:参加校服采购工作小组全流程工作;向家长传达采购工作小组的工作进程、供应商展样信息、供应商说明会信息等校服采购流程信息;协调校服发放和售后服务等事宜。
王辉光提出,要推动优质校服供给。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校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统筹联动协会和企业的智慧力量,促进校服采购逐步走向市场化、规则化、透明化,共同摸索出更优路径,为校服优质供给能力提升提供行业指导。
另一方面,校服生产行业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强行业自律,摆脱过去分散低质的发展模式,从行业角度加大产业研究力度,引导本地和外地企业公平参与到竞争当中,重视校服的质量提升和技术创新,为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漂亮的校服。校服企业在销售校服后,还需为消费者提供相应的后续服务,满足消费者对校服退换和复购的需求,不断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水平,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要健全校服采购协作监管机制。”王辉光认为,政府应转变行政思维,明确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在校服采购监管中重点发挥“指导”和“监督”职能,同时将校服釆购市场主体地位归还于实际釆购人。
王辉光建议,建立以教育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为主的信息沟通机制、联席会议和联合检查制度,提升监管效力和效率。对现行校服管理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清理,废止和修订违法违规之处,完善校服管理文件合法性审查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纪委监察机构应加强校服采购领域的反腐力度。加强校服采购全流程管理,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同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坚持校服质量进行常态化监管,设置专项部门,进一步优化现有长效监管机制。加强校服釆购领域反垄断调查力度,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营造开放、公平、公正的校服营商环境。加强GB/T31888标准的普遍执行,全面落实校服“双送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