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政协民建界别:加快打造贵州特色“时间银行”

贵州政协民建界别:加快打造贵州特色“时间银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1-23 13:2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民建界别讨论会

1月19日至23日,在贵州省“两会”召开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老龄化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提案。其中民建界别提出推动建设贵州养老“时间银行”,致力于实现以互助养老、让爱心循环的长效方式,为贵州养老服务贡献致远举措。

民建贵州省委调研处处长江岚介绍了该提案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提案分别从规范化制度建设、民众认可度和系统化信息管理角度做相关分析和调研,并从建立区域性“时间银行”联盟、明确服务功能定位和技术开发应用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以时间币的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时长进行记录和储蓄,志愿者服务1个小时可以获得1个时间币。通过为他人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

近年来,为应对逐渐加重的老龄化问题,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率先引入“时间银行”这一社区养老概念,并先行先试。目前,北京市已有3家“时间银行”试点。今年北京市两会首次将发展“时间银行”养老互助模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发布了具体实施方案。这表明,“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目前正渐趋走向社区常态化。

基于这些先进试点经验,贵州红花岗区、乌当区也争相贡献发展思路。 2019年,遵义市红花岗区成立了贵州首家志愿者“时间银行”,标志着贵州在探索互助养老模式上迈出重要一步。2020年1月,贵阳市乌当区首家时间银行成立,以社区为阵地,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培养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通过调研,结合贵州实际,该提案提出应该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时间银行”平台。 但由于贵州省未有专门规范“时间银行”养老模式运行的政策和制度,目前主要表现为自下而上的民间探索,未形成统一规范。而且在当前推行的“时间银行”实践中,志愿服务时长的分值界定、换算标准、登记在e册、有关监管等具体操作上没有明确,显得无序,无法体现其应有的优势。

为打造具备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养老“时间银行”平台,该提案指出,贵州应该打通资源壁垒,探索区域性“时间银行”联盟。既要成立由省政府发起、民政等部门参与的贵州“时间银行”平台,也要加强与省红十字会、老人服务机构、居家服务等福利组织合作,实现资源联动。同时,他们强调,平台提供的服务内容应以具有温度的陪伴类服务为主,同时不伤及被服务者的隐私以及个人健康。

针对技术应用方面,提案建议可开发简单、便捷的网上养老“时间银行”APP,让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以及兑换自己的“时间货币”,同时还可以清晰地知晓附近可服务对象以及发布服务需求信息。另外,贵州作为我国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持续致力于加快推动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时间银行”亦可结合区块链的数据结构,用超级节点+子节点的方式处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成本性,完成信息上链的全过程,最终提高公益资源配置效率。

江岚表示,随着国家老龄化不断加深,“时间银行”储存作为低成本、互助效率高的养老模式成为了热点话题,很有创新建设意义,也会越来越受欢迎。

如何有效将“时间银行”与贵州养老事业关联发展,对于进一步丰富贵州养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对于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更是意义重大。(中国日报贵州记者站)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