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农业现代化】隆冬时节,甘肃省平凉市冬小麦抽穗“扬花”

隆冬时节,大田里的冬小麦正在冬眠,但在甘肃省平凉市,却有冬小麦正在抽穗“扬花”。

【新春走基层·农业现代化】隆冬时节,甘肃省平凉市冬小麦抽穗“扬花”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1-20 11: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隆冬时节,大田里的冬小麦正在冬眠,但在甘肃省平凉市,却有冬小麦正在抽穗“扬花”。

近几年,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先后建成了土壤农化分析室、作物生理生化实验室、组织培养室、快速育种实验室,开展了冬小麦、小杂粮、蔬菜等不同作物快速加代实验研究,为优异种质资源和良种培育开辟了新途径。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郑琪就走进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创新育种实验室,查看他种植的冬小麦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我是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的,利用这个快速育种实验室,可以把小麦育种年限从10到12年缩短到2到3年的时间,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琪介绍说。

眼下正是三九寒天,但在这个实验室里,郑琪培育的冬小麦已经进入了“扬花”期。

“在我们这个实验室里,冬小麦已经开始抽穗“扬花”,利用这种快速繁育技术,我们可以在室内实现小麦一年四到六代快速繁殖。”郑琪说,“这个发出蓝光的灯管是中科三安的专利产品,它的光谱非常全,模仿了自然光照,给冬小麦的生长提供了非常好的光照条件。”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种业翻身仗”、推进种业振兴的相关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重要精神,把种源安全提升到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开展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扎实推进现代化高科技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基地及实验室建设,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借助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的指导和帮助,组建起了自己的科研攻关团队,建成了甘肃省内首家农作物快速育种实验室,并于2021年11月29日投入使用。

“该实验室的核心技术是农作物快速加代育种技术,延长光照时间,缩短长日照(品种)作物的繁殖周期,有效解决传统育种技术中五大关键技术难题。”正在忙着记录的郑琪向记者介绍说,“小麦快速育种技术大幅度缩短了品种选育年限,可以在室内不受时空限制,快速地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定向改良品种,在较短时间内选育符合实际生产需求的高产抗病新品种。”

据了解,2021年,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实施科研项目37项,承担冬小麦、冬油菜、胡麻、高粱、大豆6种作物的国家、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5项,试验示范新品种(系)326个365亩。5个项目通过市级验收,1个冬小麦新品种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制定颁布省级地方标准2项,登记科技成果7项,申请新型实用专利3项。

“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产业兴市这一大局和农业科技创新这一主线,紧盯红牛、苹果、蔬菜产业链发展和种业振兴,为平凉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新的贡献。”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斌表示。

(受访对象供图)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