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青海大通县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2-01-07 08:55
2022-01-07 08: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数字经济为县域发展提供新的生长力。1月5日,腾讯云与大通县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致力于打造高原“国家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产业创新基地”,从产业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等多个维度展开合作,加速实现乡村振兴。

【腾讯政务云生态合作总经理曹言(左)及大通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马明旭(右)】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属青海省会西宁市辖县,地处青海大环线,县内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8个民族,既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又有广阔的农林面积,兼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与“国家商品粮基地县”的独特标签。

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国家专项政策的不断推出,“数字乡村”建设日益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数字技术凭借特有的扩散效应、普惠效应以及溢出效应,正有效赋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在此背景下,大通县开始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的加速融合。

此次大通县与腾讯云开启战略合作,主要依托腾讯云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方面技术优势,双方共同构建匹配大通县的数字乡村架构体系。

具体而言,在农业方面,双方将共建县域数字农业综合产业服务平台,为农村生产要素和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有效渠道。该平台可以盘活农产品、农村集体资产和劳动力资源,发挥大通县在农产品方面的优势,从而振兴农业,壮大集体经济。

在文旅方面,双方将搭建乡村文旅资源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采摘、食宿、观光旅游等乡村旅游的数据化地图。该平台既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服务,也能为项目运营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化支撑。

在政务治理方面,双方将共同推进数字技术的应用,建设科学治理、共享使用、开放协作的数据体系,实现信息资源高效流通,提供更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可预期的政务服务环境和投资营商环境。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双方一方面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农村垃圾、污水等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实现乡村环境智能管理;另一方面将建设大通全域互联网统一入口——“大通号”小程序,打造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现场签约照片】

数字乡村建设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未来,大通县将藉由数字技术,不断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打造有大通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同时也与腾讯云共同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全国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