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5日,第二届首都未来教育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由首都师范大学、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联合承办、北京市房山教委协办。本次论坛主题为:从概念到实践。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召开,线下会场有首都师范大学主会场和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分会场。线上观看人数达到一万余人次。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研究与数据处副处长张智,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处长任昌山,北京市教委基教二处副处长周航等出席线下会议。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作为本次会议承办方之一,在北京市高端制造业(房山)基地设立分会场,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房山区教委主任顾成强、区教委副主任李占全、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张洪松执行校长、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徜祥、房山教育信息中心副主任梁一凡以及在房山的五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学校领导干部全天不同时段线下参会。
会议开幕式由刘慧主持。杨志成在致辞中指出:未来教育的研讨会成为首师大在教育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研讨,提出未来教育的理论认知,推进实践变革,在实践中不断地构建未来教育体系,逐步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智慧的未来教育体系。顾成强致辞指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和首都教育发展战略,立足新发展阶段,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面向未来教育范式变革为内容,努力建成立德树人的未来学校。
杨志成副校长致辞
顾成强主任致辞
本次论坛主题为“从概念到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对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等四所学校,授予了“首都师范大学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实践研究基地”,成为北京首批“未来教育实验基地学校”。马凤华副校长代表学校接受了牌匾,并表示积极推进未来教育实践研究,促进面向未来的学校变革。其中,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张洪松执行校长做了题为《未来学校:全息育人实践——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建设实践》的专题发言,他指出:以未来素养为引领,构建未来学校的课程体系,以全息教学为引领,构建未来学校的教学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育人体系,以创新思维为目标,探究全息课堂教学,推动未来教学改革。未来实验学校曲建华校长组织设计了学校宣传片线上播放,分享了未来实验学校建设历程,以及在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改革路径等。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实践研究基地授牌仪式
围绕“从概念到实践”,为推进实践研究基地学校深入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朱永海发布了《未来学校体系建设项目菜单》,从未来教育理念设计、空间设计、文化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设计、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素养培养等7大领域介绍了未来学校13个落地项目;并举办以研究院团队为主体的“未来教育体系设计”专题讲座。
杨志成副校长在高端制造业基地分会场对大会做了总结。他指出了本次大会形成了四项共识:一是,面向未来教育,形成未来教育的中国方案、中国实践、中国风格和中国智慧。二是,面向未来教育,应起而前行,首都师范大学已经开始统筹行动。三是,面向未来教育,要深入研究,系统设计,超越现代,走向未来。四是,面向未来教育,要团结包容,凝聚合力,构建未来学校实验联盟,形成未来教育发展。
近年来,在首都师范大学统筹下,积极部署未来教育理论研究和未来教育实验基地。在前期未来教育系统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分别于2020年6月成立“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12月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共建该研究院。2021年4月,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逐步推进未来教育实践,成立了“首都师大育新未来学校”,探索科技赋能下的未来教育改革。同年5月,首都师范大学与房山区教委、北京高端制造业(房山)基地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首都师范大学未来实验学校;9月该校正式开学招生,成为北京市较早命名为“未来学校”的实体校。直到本次会议,首师大进一步拓展了未来教育实验基地学校范围,并深化未来学校建设内涵,推进未来学校教改项目逐渐落地落实。
会议还邀请了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央电教馆、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等二十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