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公安 以人民满意为标尺

2021年,银川市公安局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民拥警”实践活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银川公安 以人民满意为标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1-04 19:3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1年,银川市公安局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公安队伍教育整顿,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爱民拥警”实践活动,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千警进万家”活动,银川市公安局开展“向人民报告”“真开门、开大门、常开门”等系列活动,精准把脉群众需求,290余名领导干部强化为民情怀,深入基层开展“察民情、解民困”活动,及时帮助解决问题320件。

在“走基层服务月”活动,机关民警全员参与,积极做好支援市局党委包抓联系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创新推出“石榴子”警务室建设,建起民族团结“连心桥”。深入定点帮扶村南梁台子铁西村,持续深化产业帮扶、平安帮扶,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警务社区建设,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471个、“零发案”小区893个,社区治安环境持续向好,部分老旧小区居民自发拆除家中防盗栏,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制定全市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出台54项有针对性举措,累计办实事1.3万余件,真正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银川市坚持破小案服务大民生,树立“快受理、快立案、快侦破”的理念,依托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建立“同步分析、同步抓捕、同步办案”的小案快打机制,定期汇总发破案情况,对未破案件深度分析、盯案督办,实现小案侦防质效双提升。针对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成立全国首家市级实体化“反诈联合实验室”,打造运行高效的一体化作战平台,探索形成一整套具有银川特色的合成攻坚、预警止付、落地打击网上作战机制。推出西北首个“警银保”警企协作反电信网络诈骗责任保险,构建“你汇款、我把关,你受骗、我赔偿”的反诈防诈新模式,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突出抓好“护校安园”,“护学岗”设置和专职保安、一键报警器、视频监控配备率达到“四个100%”。实行法医门诊“全天候”服务,全要素比对走失、被拐儿童信息,助推“团圆计划”,今年以来,已帮助22个家庭团聚。

持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优化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32项措施。依托“塞上枫桥”警务品牌创建,开展流动人口居住证办理便民服务,实现“无纸化办理、全流程线上、一趟也不用跑”的在线办理居住证,有力解决全市暂住人口的“跑腿办理”业务难题。治安、交管、出入境等政务服务事项材料缩减率60.2%。探索建立“重大项目警长制”,开设“365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窗口72个,非工作日和8小时以外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7.66万余件。依托“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307项行政审批事项打包上网,278项“零跑腿”,90.6%不见面审批。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便民惠企“二十条措施”,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名册,建成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9家。统筹推进“畅行银川”工作,优化改造交通拥堵路段点位36处。今年以来,新增各类停车泊位12199个,全市拥堵指数同比下降22%。(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