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集装箱吞吐量破20万标箱,长沙打造内河支线港口新标杆

从2003年7月30日起吊第一个集装箱,2009年首破10万,到今年突破20万标箱,件杂散货吞吐量由2007年的50万吨达到今年的1050万吨。此项技术将实现一人操控多台设备,进一步减轻货主单位负担、提高通关效率,同时将为长沙港建设智慧港口、打造内河一流港口助力。

年集装箱吞吐量破20万标箱,长沙打造内河支线港口新标杆

来源:红网 2021-12-29 13: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长沙新港集装箱年吞吐量首破20万标箱

红网时刻长沙12月28日讯(记者 余惠芳 通讯员 杨曼 洪琳)12月28日18时8分 ,随着一个标有“NO.200000TEU”字样的集装箱缓缓吊起,装船待发,长沙水运口岸新港作业区集装箱年吞吐量首破20万标箱,创造了长沙港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长沙港迈上了内河支线港口领先地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受全球物流链产业链流通受阻、需求低迷诸多因素冲击,区域出口企业频频面临“一箱难求、一舱难求”窘境,航运市场剧烈波动,港口物流行业普遍受到严重影响。在长沙市物流与口岸办、长沙市交通运输局、长沙海关的指导支持下,作为全国内河36个主要港口之一的长沙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提升港口运转效能,挖掘作业潜能,推行“七项服务承诺”、车船直装、费率减免、环保提质等一系列举措,实现逆势增长。

从2003年7月30日起吊第一个集装箱,2009年首破10万,到今年突破20万标箱,件杂散货吞吐量由2007年的50万吨达到今年的1050万吨。长沙水运口岸新港作业区2021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450万吨,创历史新高,成为集进出口集装箱、大宗件杂货、滚装、散货装卸于一体、“水铁”无缝对接的现代化港口,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大保障,体现了强省会战略的硬核担当,为长沙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交上了一份出色的“成绩单”。

长沙集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亮介绍,此次标箱的起吊启用了一项新的数字化技术——门机远程操控,这是湖南省首家实现门机起重设备智能化操作的港口企业。此项技术将实现一人操控多台设备,进一步减轻货主单位负担、提高通关效率,同时将为长沙港建设智慧港口、打造内河一流港口助力。

来源:红网

作者:余惠芳 杨曼 洪琳

编辑:阳芳

本文为长沙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余惠芳)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