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为加快推动中国移动“数智乡村振兴计划”落地,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后文简称成研院)立足教医农等产品解决方案能力,围绕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数智乡村振兴计划”工作思路及目标,以“乡村振兴云平台”为核心,以乡村产业数智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发展主线,勇担数智乡村建设主力军职责,积极践行央企三个责任,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任务。
跳出“农门”又回到农村
是科研人员不悔的选择
2020年,非洲猪瘟、新冠疫情肆虐,李杰(化名)放弃新一线城市舒适的环境,来到邛崃乡村,一头扎进限制出入的猪场内,研发AI养猪技术,为猪场提供全方面、无人化的智能管控调节能力,助力隔绝猪瘟传播,实现猪场信息一键录入、数据可视化分析、流程透明化管控,提升规模猪场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现在,从农村走出来的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开始用学习的成果回报农村了。
在成研院,像李杰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鱼跃“农门”,又反哺乡村: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有70后、80后、也有90后。有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导者,有拥抱市场、快速响应的硕博开发人员,有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市场拓展战士,也有奇思妙想、别出心裁的运营策划和设计师。他们以实力为盾、自信为矛、团结为勇气,带着现代化技术、理念等有助于发展的要素与乡村资源有机结合,孕育出了新的农村业态,创造出了产业新价值。
经过三年来不懈的努力,成研院目前已经形成了精准养殖、精准种植、数字农业产业园、网联农机、数字乡村共四个主打解决方案,落地湖南蘑蘑哒精准种植项目、安徽亳州中药产业园、江西奉新大米5G智控中心项目、陕西果业集团勉县分公司5G智慧农业项目、宁津县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业项目、灵宝苹果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G未来果园项目、江西省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5G+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系统服务采购项目等。除此之外,成研院还基于自主研发的中移凌云、哈勃一号,运用5G网联无人机等关键技术,探索开展智慧物流配送中心试点,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通过调研一线乡村旅游核心需求,依托4K、5G、AR/VR、无人机等技术,整合优质合作伙伴能力,制定中国移动乡村旅游解决方案V1.0。
通过高品质建设智慧农业示范项目、拓展乡村经济新业态、快速卡位乡村旅游等工作,助力农民增收,致力农业增效,聚力农村发展,这就是成研院科研人员不悔的选择。
“智慧大脑”与乡土结合
为乡村治理带来新思路
“原来村民有事到处找村干部,现在大事小情都在手机上解决。”宁夏某村庄党支部书记感慨的说。
据统计,中国农村土地面积占全国领土总面积的57.59%,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阻碍乡村振兴推进的问题不仅是经济产业发展——对于政府部门和村委会、社区来说,除了日常办公,还要及时的了解掌握乡村经济社会动态、民生诉求;对于居民来说,需要第一时间知道国家政策内容、办事指南、天气预报等内容,基于农村普遍学历较低的问题,最好还要可以接受专业的农业培训、农业科技服务等,以提高生活水平。
扎实推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深化民生保障和信息惠民服务,提升基层党建信息化水平,就是成研院正在做的事,目前,这些问题已被攻克,被统一集成到成研院乡村振兴云平台—慧村中。
成研院坚持以乡村振兴云平台为工作内核,提出打造1个乡村振兴云平台,农业产业园、乡村医疗、乡村教育等N个应用的乡村振兴产品体系。截止11月,成研院乡村振兴云平台(含乡村生产、治理、服务等产品)已在河南、宁夏、四川、山东重点示范应用推广落地。
在贵州雷山县,一个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点正在积极建设中。成研院围绕治理有效、因地制宜、可复制模式探索三个项目建设目标,提出打造雷山县乡村振兴“1+2+3+4”建设方案,以乡村新基建为基础,围绕乡村治理和产业等两类产品应用,打造美丽乡村、产业发展和养老惠民3类乡村特色示范,面向政府提供管好人、管好事、管好思想、管好治安等4种智慧管理,探索面向贵州甚至全国的可规模推广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对于村镇的干部来说,借助“慧村”他们成功将基层治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城乡各个角落,拥有了一双双“千里眼”和“顺风耳”;对于居民来说,通过小小手机,可以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省时省事,一键通达幸福生活。
以信息化技术为“媒”
在链接城乡中与乡村共成长
曾几何时,人们都以走出农村为荣,“山咔咔里飞出金凤凰”是农村群众最朴实的愿望。在这些愿望的背后,实际上是希望能与城市拥有同等机会与资源的诉求,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曾经的农村与城市确实隔着巨大的鸿沟。在“十四五”乡村振兴的阶段,想要不断催生一代又一代“金凤凰”,且让这些“金凤凰”不用再飞出乡村,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资源的不均衡。
成研院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弥补数字鸿沟,积极开展全球通蓝色梦想公益计划,带着宽带、VR实景教学、三个课堂等信息化教育物资先后走进新疆、云南等11省58县116所学校,提供为期三年的一整套“网络+应用+硬件+课程”全覆盖的信息化服务,让偏远地区的18万余师生享受到智慧教育的便利性。同时,在原有远程同步课堂的基础上,成研院还联合中国移动省市公司,依托乡村示范点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农村偏远地区进一步拓展建设三个课堂,向农村地区考生提供远程考试服务,降低考生赶考成本、提升考试公平性。以四川为例,2021年1-9月,成研院共支撑来自阿坝自治州、甘孜自治州以及凉山自治州等地区的近800名考生顺利完成考试,为他们追逐人生梦想贡献了移动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成研院智慧校园共落地15个省,在乡村领域覆盖795所学校,惠及948万名学生;和宝贝共落地16个省,乡村园所635所,惠及350万幼儿。
除教育资源外,成研院还积极加强远程医疗平台能力建设,助力“互联网+”健康医疗发展,助力乡村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和健康服务,改善乡村重点人群健康水平。依托国家级、省级区域远程医疗平台等资源,帮扶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和上级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教学等各项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县乡村下沉,提升基层医务工作者能力水平,以中日友好医院为例,截止2021年11月,成研院“中日国家级远程医疗平台”已覆盖1430家,通过远程医疗平台开展远程活动次数达3190834次。
把贫山困水当做热土,从城里来到田间地头,在大山里、戈壁上、雪地中,以人为“媒”,链接城乡,以唤醒乡村资源为己任,用知识、用技术赋能乡村治理,成研院为乡村紧跟时代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注入了生机与力量,不断在振兴新路上求索。
三年来,他们以蓉城为起点,踏进了全国各地智慧化建设的新旅程,相信在这样科技力量的加成之下,数智乡村将会有更多新的力量融入,开启全新的未来。